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跂跂有足蛇,脉脉无角龙。
为虎君勿笑,食尽虿尾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异兽,身体像蛇却有四只脚,似乎是没有角的龙。作为老虎的统治者,请不要嘲笑它,因为它只吃尽了虿(蜈蚣)的尾巴和虫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跂跂:形容一种动物行走的样子,这里指有足的蛇。
- 脉脉:形容一种柔和而细腻的样子,这里指没有角的龙。
- 为虎君勿笑:意指作为老虎的君主,请不要笑它。
- 虿:指蜈蚣或其他小虫,表明这种生物的食物。
典故解析: 此诗很可能是借用神话或古代传说中的生物来讽刺某些社会现象或人。老虎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和力量,而这些动物则可能象征着一些不被重视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常常融入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流亡生涯,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及对权势的思考。在那个时代,政治风云变幻,苏轼身处其中,常常感到无奈与困惑。
诗歌鉴赏:
《蝎虎》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虽字数不多,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诗开头以“跂跂有足蛇,脉脉无角龙”描绘出一种奇特的生物,给人以视觉冲击,似乎暗示了某种异类的存在。这种生物的形象模糊而又具体,既有蛇的灵活,又有龙的神秘,反映了苏轼对自然和社会的诗意观察。
接着,诗人在“为虎君勿笑”中直接呼唤权威,表现出一种对社会地位的反思。老虎象征着权力,而这种异类生物则可能代表那些被忽视或被轻视的存在。最后一句“食尽虿尾虫”则暗示了生存的艰难,虽然存在着强者的主宰,但也是在残酷的环境中求生存。
整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苏轼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个性思考,既有讽刺意味,又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跂跂有足蛇:描绘一种行走的生物,像蛇但有四只脚,暗示其不寻常的特性。
- 脉脉无角龙:继续描述这生物的另一特征,似是龙却没有角,进一步突显其特殊性。
- 为虎君勿笑:对权威的直接呼唤,表达了对地位和权力的不满。
- 食尽虿尾虫:揭示了生存状态的艰难,暗示这种生物只能依赖微小的食物生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物比作蛇和龙,增强了意象的丰富性。
- 对仗:前后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异类生物的描绘,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表达了对权力和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蛇:象征灵活与不安。
- 龙:象征权威与神秘。
- 老虎:象征权力与统治。
- 虫:象征微小、卑微的生存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跂跂有足蛇”中“跂跂”意指:
- A. 行走的样子
- B. 飞翔的样子
- C. 躲藏的样子
- D. 游荡的样子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样由苏轼所作,展现了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蝎虎》与李白的《庐山谣》在表现自然和人生哲理上都具有独特的视角,但苏轼更侧重于社会现象的反思,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