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盼家书》
岭外六年客,登临辄杖藜。
久无鸿雁到,只有鹧鸪啼。
秋夜不成寐,归心未可稽。
良辰聊遣兴,采菊句重题。
白话文翻译:
在岭外漂泊了六年,登高时不自觉地倚着拐杖。
好久没有鸿雁传信,只有鹧鸪在啼叫。
秋夜难以入眠,归家的心情无法平静。
在这良辰美景中,聊以采菊写下几句重温旧题。
注释:
- 岭外: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 六年客:形容在外漂泊了六年。
- 杖藜:拄着拐杖,表示老迈或疲惫。
- 鸿雁:常用作信使,指传递消息的人或信件。
- 鹧鸪:一种鸟,鸣叫声清脆,多用于描写秋天的情景。
- 不成寐:无法入睡。
- 归心未可稽:归家的心情无法平静或安定。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采菊:指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象征田园生活的悠闲。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采菊”可以追溯到陶渊明的《饮酒》中的名句,表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应澍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清代中期,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他的诗风多受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后,寓意深切,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音信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重阳盼家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切。开篇便点明自己身处岭外六年,作者用“登临辄杖藜”的意象,表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疲惫和孤独,仿佛既是对人生的感慨,也是对无尽思乡情的描述。“久无鸿雁到”进一步强调了无信可寄的悲凉,鸿雁自古以来便是传递消息的象征,而此句则道出了诗人对家书的渴望与思念。接下来的“秋夜不成寐”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在秋夜的失眠,心中满是对家乡的牵挂与忧虑。最后“良辰聊遣兴,采菊句重题”,在美好的时光中,诗人试图通过写作来舒缓心中的思念之情,采菊的意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恬淡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岭外六年客:指诗人身处他乡,已经六年未归。
- 登临辄杖藜:在高处眺望,因岁月流逝而需要拄杖,表现出老迈及沉重的心情。
- 久无鸿雁到:没有收到来自故乡的信件,隐含对故乡的思念。
- 只有鹧鸪啼:只有鹧鸪的叫声相伴,增加了孤独的气氛。
- 秋夜不成寐:在寂静的秋夜,因思念故乡而无法入眠。
- 归心未可稽:归家的心情无法安定,表现出深切的思乡之苦。
- 良辰聊遣兴:在这美好的时光中,试图用写作来释怀内心的情感。
- 采菊句重题:通过采菊的意象,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鸿雁”象征信件,表现思念之情。
- 拟人:鹧鸪的鸣叫似乎在回应诗人的孤独,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久无鸿雁到,只有鹧鸪啼”,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书的渴望,传递出浓厚的乡愁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岭外:象征远离故土的孤独。
- 鸿雁:象征信件和思念。
- 鹧鸪:象征孤独的陪伴。
- 秋夜:象征思念的时刻。
- 采菊:象征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年客”指的是: A. 在外漂泊六年的人
B. 回家六年的人
C. 在山中隐居六年的人 -
“鸿雁”在诗中象征: A. 归来的旅人
B. 传递消息的信使
C. 秋天的鸟儿 -
“采菊句重题”意指: A. 重复写同样的诗句
B. 通过写诗解开心中的思念
C. 采菊与朋友共饮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向往。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金应澍《重阳盼家书》 vs.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金应澍的诗更偏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的独白,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离散与苦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金应澍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