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时间: 2025-01-19 17:57:51

粉痕红点万花攒,玉气珠光宝月团。

帘箔通明香似雾,东君无处著春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元夕
范成大 〔宋代〕
粉痕红点万花攒,
玉气珠光宝月团。
帘箔通明香似雾,
东君无处著春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美丽景象。首先,五彩缤纷的花灯如同点缀着粉色和红色的痕迹,争相开放;其次,明亮的月光和闪烁的珠光仿佛形成了一个珍贵的团圆;接着,窗帘和帷帐透出明亮的光线,香气弥漫如同薄雾;最后,春天的暖意却似乎没有地方停留,带着一丝寒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粉痕红点:形容灯笼上的花纹,色彩鲜艳。
  • 玉气珠光:形容月光和珠光闪烁,给人以珍贵之感。
  • 帘箔:指窗帘和帷幕,古代人家为了遮挡光线和保护隐私而用的。
  • 东君:指春天的化身,通常与春天的温暖联系在一起。

典故解析

  •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农历正月十五,象征团圆和光明,古人常在此时赏灯、猜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蕴懿,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节,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与美丽,表达了对团圆和春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元夕》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景色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诗的前两句以生动的色彩和光影描绘出花灯的美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粉色和红色的痕迹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欢乐,玉气珠光更是将这种美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月亮的圆满和灯光的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则转向对春天的感慨,尽管窗帘后透出的明亮和香气让人感到温暖,但“东君无处著春寒”的句子却让人意识到春天的迟缓与寒意的残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期待与渴望。在这一对比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化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节日的欢愉与春天的期待巧妙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更替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粉痕红点万花攒:描绘了灯笼的花纹,色彩鲜艳,如花般美丽,营造出热闹的节日气氛。
  • 玉气珠光宝月团:月光如玉,珠光闪烁,强调了元宵夜的明亮与美丽,暗示着团圆和幸福的主题。
  • 帘箔通明香似雾:窗帘透出的光亮和香气如同薄雾,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增强了节日的神秘感。
  • 东君无处著春寒:春天的东君似乎没有地方停留,表现出一种对春天迟来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气珠光”比喻月光与灯光的美,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与春天的期待,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浓厚的节日气息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灯:象征节日的欢乐与团圆。
  • 月亮:象征团圆和希望。
  • 香气:象征美好生活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粉痕红点”形容的是( )

    • A. 花草
    • B. 灯笼
    • C. 月亮
  2. “东君”在诗中指的是( )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 )

    • A. 节日的热闹与春天的寒冷
    • B. 冬天的严寒与夏天的炎热
    • C. 早晨的美丽与夜晚的神秘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与范成大的《元夕》在对春天的期待上形成对比,前者更注重自然的美好,而后者则着重节日的欢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