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时间: 2024-09-19 21:14: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作者:陆游 〔宋代〕
腊月风和意已春,
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
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
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
更觉江村节物新。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风和暖意渐渐如春,
我时常散步走到邻居家。
柴门里草烟袅袅,
野水边牛的足迹重重叠叠。
多病之人所需的只是药物,
我却因未出门而显得悠闲。
今天早晨佛粥又有人相赠,
更让我觉得江村的节物焕然一新。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通常是冬季。
- 风和意:风和暖意,形容天气渐暖。
- 散策:散步游玩。
- 草烟:柴火燃烧产生的烟雾。
- 牛迹:牛的足迹。
- 多病:身体多病,指诗人自己。
- 佛粥:寺庙中施舍的粥,通常用来救济贫困者。
- 相馈:互相馈赠。
典故解析
“佛粥”是指佛教文化中的施舍行为,表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情,尤其在节令时节,互相传递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一生致力于政治和军事,因屡遭宦官排挤而未能施展抱负。陆游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国家、社会的关怀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腊月,正值冬季,诗人踏访邻村,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节令的感受,展现了江村冬日的温暖气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冬日的温暖与宁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开篇“腊月风和意已春”,极具画面感,既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气候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接下来的“草烟漠漠柴门里”展现了一幅温馨的村庄图景,柴门内的生活气息弥漫,体现了乡村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则是诗人自我调侃,流露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无奈,同时又在病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表现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则将节日的氛围与人情味融入,突显了人际间的温暖,诗人通过这份馈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仿佛在提醒我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月风和意已春:腊月的风温暖,仿佛春天已至,表达了对温暖的向往。
- 时因散策过吾邻:因春意盎然,我时常散步到邻居家,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 草烟漠漠柴门里:柴门里升起的草烟,描绘出一幅温馨的乡村生活画面。
- 牛迹重重野水滨:牛在水边留下的足迹,体现了乡村的淳朴与自然。
- 多病所须唯药物:病痛缠身,所需的只是一点药物,流露出对健康的渴望。
- 差科未动是闲人:自己未出门,显得悠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今朝佛粥更相馈:今早有人送来佛粥,体现了节日的温暖。
- 更觉江村节物新:在这份馈赠中,感受到江村的节日气息新鲜而美好。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情。比如“草烟漠漠”与“牛迹重重”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冬日的温暖、节日的气氛和人情的温馨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月: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与春天的来临。
- 草烟:象征着温暖的家庭生活。
- 牛迹:象征着乡村的淳朴与自然。
- 佛粥:象征着人间的温情与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腊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 A. 一月
- B. 十二月
- C. 二月
-
“草烟漠漠柴门里”中的“草烟”指的是什么?
- A. 香烟
- B. 柴火燃烧产生的烟
- C. 雾气
-
诗人提到的“佛粥”是用来做什么的?
- A. 吃的
- B. 施舍的
- C. 喝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社会的关怀,但陆游的诗更显温暖与宁静,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诗人对生活的不同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