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池底枯荷瘦不胜,
池水新琢玉壶凝。
如何留到炎蒸日,
上有荷花下有水。
白话文翻译:
池底的枯荷已经瘦弱得无法承受,池水宛如新雕琢的玉壶般凝结。怎样才能留住这炎热的夏日呢?上面有盛开的荷花,下面则有清澈的水流。
注释:
- 池底:池塘的底部。
- 枯荷:干枯的荷叶。
- 瘦不胜:形容枯荷的瘦弱,无法支撑。
- 新琢玉壶:形容水清澈透明,像新雕刻的玉壶一样。
- 炎蒸日:炎热的夏日。
- 荷花:盛开的荷花,象征美丽与生机。
- 水:池水,象征着生命与清凉。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与美丽,荷花的生长环境也常与清凉的水相联系,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融入生活的细节,表现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创作背景:
《池水二首》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在中国诗歌的背景下,杨万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池塘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诗的开头用“池底枯荷瘦不胜”描绘出一幅池塘底部枯败的景象,深刻反映了自然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池水,形容它如同新琢的玉壶,清澈而美丽,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如何才能留住这炎炎夏日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惜。
整个诗句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枯荷与清水的对比,诗人不仅表现了池塘的景象,也引发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池底枯荷瘦不胜:池塘底部的枯荷显得非常瘦弱,无法承受。
- 池水新琢玉壶凝:池水清澈透明,宛如新雕刻的玉壶,凝聚着光彩。
- 如何留到炎蒸日:诗人感叹,如何才能留住这炎热的夏日。
- 上有荷花下有水:上面有盛开的荷花,下面则有流淌的水,意象鲜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澈的池水比作“新琢玉壶”,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比:通过枯荷与清水的对比,突出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
- 拟人:通过“如何留到炎蒸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互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夏日池塘的美丽景象,同时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荷:象征生命的枯竭和无常。
- 池水:象征生命的清泉与希望。
- 荷花:象征美丽与纯洁,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池水新琢玉壶”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荷花 B. 池水 C. 枯荷
-
“如何留到炎蒸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B. 对荷花的喜爱 C. 对天气的抱怨
-
诗中提到的“枯荷”象征着什么? A. 生机 B. 死亡 C. 美丽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杨万里的《池水二首》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多地表达了思乡情感,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