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时间: 2025-01-19 21:56:31意思解释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原文展示:
么麽常情忽,潜形未易知。
嗅香太尉足,起粟婕妤肌。
醯甕偏常集,纱厨巧似窥。
平生长尘尾,至此竟难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常情的忽然感悟,难以看出潜藏的情感。嗅到香气如同太尉的足迹,触动了婕妤的肌肤。醯甕常常聚集气味,纱厨仿佛在窥探一切。平生的尘世纷扰到此竟然难以摆脱。
注释:
- 常情:常见的情感。
- 潜形:隐藏的形态或情感。
- 太尉:古代官职,象征权威。
- 婕妤:古代汉族宫廷中一种地位较高的女性称谓。
- 醯甕:盛醋的器皿,象征气味。
- 纱厨:用纱做的厨房,象征隐秘的观察。
- 尘尾:尘世的纷扰与牵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隐庵,宋代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情感的探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描写,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么麽常情忽”引领读者进入一种对常情的反思,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深刻的情感和意义。
诗人用“嗅香太尉足”这一句比喻将香气与权威结合,暗示着一些微妙的社会关系和情感纠葛。而“起粟婕妤肌”则是一种细腻的感受,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望。后面的“醯甕偏常集”与“纱厨巧似窥”则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仿佛在暗示着人们对生活隐秘的探索与追寻。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常态的感悟,也有对人性深处的探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么麽常情忽:在平常的情感中,感受到一种突然的领悟。
- 潜形未易知:这种情感的本质难以察觉。
- 嗅香太尉足:嗅到的香气让人联想到权威的象征。
- 起粟婕妤肌:香气触动了美人的肌肤,产生了微妙的情感。
- 醯甕偏常集:醋罐中常常聚集着气味,象征日常生活的琐碎。
- 纱厨巧似窥:用纱做的厨房像是在偷偷观察一切。
- 平生长尘尾:人生中总是带着尘世的纷扰。
- 至此竟难麾:来到这里却难以摆脱这些牵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比作太尉的足迹,寓意深刻。
- 拟人:醯甕与纱厨被赋予了情感和观察的能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常情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探讨了人性和生活的复杂性,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追寻和对生活琐事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象征美好和感官的愉悦。
- 太尉:象征权威与社会地位。
- 婕妤:象征美丽与高贵。
- 醯甕:象征日常生活的琐碎。
- 纱厨:象征隐秘和观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尉”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权威
C. 贫穷
D. 自由 -
“醯甕偏常集”中的“醯甕”指的是什么?
A. 酒
B. 醋
C. 水
D. 粉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生活的反思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金钱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刘克庄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而陆游则倾向于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