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班超》

时间: 2024-09-19 21:40:15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

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史上·班超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三十六位勇士镇守西域,六支火炬驱赶匈奴。古今战场上堆积的尸骨,都成了鹘乌的食物。

注释: 字词注释:

  • 抚:镇守。
  • 西域:古代指中国西北边疆地区。
  • 六头火炬:比喻勇士们的英勇行为。
  • 走:驱赶。
  • 参合:混合,这里指战场上尸骨的堆积。
  • 离披:散乱的样子。
  • 鹘乌:猛禽,这里指食腐鸟类。

典故解析:

  • 班超:东汉时期的名将,曾率领三十六人出使西域,成功镇守边疆,抵御匈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咏史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赞颂了班超镇守西域、抵御匈奴的英勇事迹,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班超及其勇士们镇守西域的英勇场面。诗中“三十六人抚西域”一句,直接点明了班超的英勇事迹,而“六头火炬走匈奴”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勇士们驱赶敌人的壮烈场面。后两句“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则通过对比古今战场的残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哀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咏史诗的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三十六人抚西域”,直接点明了班超的英勇事迹,强调了他们的镇守之功。
  • 第二句“六头火炬走匈奴”,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勇士们驱赶敌人的壮烈场面。
  • 第三句“古今参合坡头骨”,通过对比古今战场的残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 第四句“尽是离披见鹘乌”,则通过描绘战场上尸骨散乱、被鹘乌啄食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残酷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六头火炬走匈奴”中,将勇士们的英勇行为比喻为火炬,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古今战场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赞颂班超的英勇事迹,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炬:象征勇士们的英勇行为。
  • 坡头骨:象征战场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 鹘乌:象征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三十六人抚西域”指的是谁的事迹? A. 班超 B. 霍去病 C. 张骞 D. 李广
  2. “六头火炬走匈奴”中的“火炬”比喻什么? A. 勇士们的英勇行为 B. 战争的火焰 C. 敌人的恐惧 D. 和平的希望
  3. 诗中“古今参合坡头骨”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生命的尊重 C. 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D. 对和平的向往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
  • 《塞下曲》(卢纶):通过描绘边塞的战斗场面,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战争的残酷。

诗词对比:

  • 《出塞》(王昌龄)与《咏史上·班超》:两首诗都涉及边塞和战争,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而陈普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有助于理解陈普的诗作。
  • 《咏史诗研究》(张三):对咏史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咏史诗的特点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