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时间: 2025-01-19 17:47:34

寄牋遥问两司翕命,曾遣千金慰执鞭。

抛却一川风月去,高车驷马定何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陈普 〔宋代〕 寄牋遥问两司翕命,曾遣千金慰执鞭。 抛却一川风月去,高车驷马定何年。

白话文翻译:

我远寄书信询问两位官员的共同命令,曾经派遣千金来安慰那些执鞭的仆人。 我抛下了满川的风月美景离去,乘坐高车驷马的日子又将在何年到来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寄牋:寄送书信。
  • 两司:指两位官员。
  • 翕命:共同命令。
  • 千金:指大量的钱财。
  • 执鞭:指仆人或随从。
  • 一川风月:指满川的美景。
  • 高车驷马:指豪华的车马,比喻高官显贵。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诗人寄信询问官员命令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官场生活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寄信给两位官员询问命令时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寄信询问官员命令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抛却一川风月去”一句,表达了诗人为了追求官场生活而放弃自然美景的决心,而“高车驷马定何年”则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寄牋遥问两司翕命”,诗人通过寄信的方式询问两位官员的共同命令,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关注。
  • 第二句“曾遣千金慰执鞭”,诗人提到曾经派遣千金来安慰那些执鞭的仆人,显示了诗人对随从的关怀。
  • 第三句“抛却一川风月去”,诗人表达了自己为了追求官场生活而放弃自然美景的决心。
  • 第四句“高车驷马定何年”,诗人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希望有朝一日能乘坐高车驷马,成为高官显贵。

修辞手法:

  • 比喻:“高车驷马”比喻高官显贵的生活。
  • 对仗:“寄牋遥问”与“曾遣千金”,“抛却一川”与“高车驷马”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寄牋:书信的意象,代表沟通和询问。
  • 两司:官员的意象,代表权力和命令。
  • 千金:财富的意象,代表慷慨和关怀。
  • 一川风月:自然美景的意象,代表宁静和美好。
  • 高车驷马:豪华车马的意象,代表高官显贵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寄牋遥问两司翕命”中的“两司”指的是什么? A. 两位官员 B. 两个部门 C. 两个地方 D. 两个家族

  2. 诗中“抛却一川风月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 A. 放弃官场生活 B. 追求自然美景 C. 放弃自然美景追求官场生活 D. 追求财富

  3. 诗中“高车驷马定何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确定感 B.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陈普的这首诗都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官场生活的关注,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陈普的这首诗都涉及自然美景,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的这首诗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歌、散文等,有助于理解宋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