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掌
作者: 陈普〔宋代〕
丹崖翠壁尽仙梯,不用囊中大药资。
成道无过是无欲,仙灵分晓示诸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在美丽的山崖和翠绿的壁面上,有着通向天界的仙梯,修道者不需要依赖金钱和药物来获得长生不老的秘诀。真正的成道在于心无欲念,仙灵自然会指引明晰的道路。
注释
- 丹崖:红色的崖壁,这里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 翠壁:绿色的山壁,表示生机盎然的自然。
- 仙梯:指通向仙界的阶梯,象征修道的途径。
- 囊中大药资:口袋里的大药,指的是金钱和物质财富。
- 无欲:没有世俗的欲望,是成道的重要条件。
- 仙灵:指仙人或灵性,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智慧。
典故解析
“成道无过是无欲”这一句提到的“道”是指道教的修炼目标,强调无欲无求是达到高层次境界的关键。这与道教的理念相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摆脱对物质的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于宋代,字德明,号皓月,主要以诗词、书法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个人的修道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仙掌》创作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道教修道思想的追求与理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世界探索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修道场景。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山崖的美丽与仙梯的存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修道者修行的艰辛与美好。诗中强调“无欲”的重要性,这不仅是道教修炼的核心思想,也是许多哲学流派所倡导的理念。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修道思想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宁静与启示。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人在表达自己对成道的理解时,展示了对物质世界的轻视,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这样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修行路径,也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崖翠壁尽仙梯”:描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景,象征着通向仙界的道路。
- “不用囊中大药资”:强调修道者不需依赖物质财富,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 “成道无过是无欲”:真正的修行在于心无欲念,是达到高境界的关键。
- “仙灵分晓示诸斯”:仙灵会指引明晰的道路,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智慧的信仰。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丹崖翠壁”与“囊中大药资”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仙梯象征修道的过程,而“无欲”则隐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无欲无求的修行理念,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借助自然景观表达对道教精神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梯:象征修行的道路,隐喻通向更高境界的努力。
- 丹崖与翠壁:自然的美丽,象征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梯”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修行的道路
- C. 人生的艰辛
- D. 自然风光
-
“成道无过是无欲”表达了什么理念?
- A. 追求物质
- B. 心无欲念
- C. 享受生活
- D. 追求名利
-
诗中“仙灵分晓示诸斯”意指:
- A. 仙灵会给予财富
- B. 仙灵会帮助人们
- C. 仙灵会指引修行的方向
- D. 仙灵会带来好运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仙掌》与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陈普更加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超脱,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概论》
- 《陈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