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寒气至》

时间: 2025-01-01 15:55:50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白话文翻译:

孟冬的寒气已经到来,北风呼啸,令人心寒。
愁苦多了,才知道夜晚漫长,抬头仰望星空,繁星排列。
十五的明月照耀,四分之一的月亮和兔子却缺失。
远方的客人来访,送我一封书信。
信中提到长久的思念,和漫长的离别。
我把信放在袖中,三年间字迹依旧未曾消失。
我一心抱着这份思念,害怕你却无法察觉到。

注释:

  • 孟冬:指农历十一月,冬季的开始。
  • 惨栗:形容寒冷刺骨,令人颤栗。
  • 愁多知夜长:愁苦多了,才体会到夜晚是如此漫长。
  • 三五明月:指农历十五的明月。
  • 蟾兔:蟾蜍和兔子,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形容月亮。
  • 书札:书信。
  • 长相思:长久的思念。
  • 区区:微不足道的小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诗的作者为佚名,处于两汉时期。虽然具体身份不明,但该时期的诗歌多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作者在寒冷的气候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远方友人的挂念。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对离别的忧伤和对重聚的渴望,在寒冷的冬季尤为显得深刻。

诗歌鉴赏:

《孟冬寒气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孤独。开头几句通过寒冷的冬季和凛冽的北风,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反映出作者的愁苦。随着诗句的推进,夜晚的漫长与星空的璀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思念的深刻与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

诗中提到的明月与缺月,恰如人心的满与缺,象征着思念与离别的交织。远方朋友的来访与书信的传递,打破了孤独的局面,但信中的内容却又使得思念更加浓烈。最后两句“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更是将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情感传递的焦虑与无奈,刻画出一幅思念的图景。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孟冬寒气至:引入季节的变化,暗示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冷酷。
  2. 北风何惨栗:强调北风的凶猛与寒冷,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
  3. 愁多知夜长:感受到愁苦后,自然地体会到夜晚的漫长与无尽。
  4. 仰观众星列:抬头仰望星空,表现出思绪的飘渺与对远方的思念。
  5.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通过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们的情感与关系的完整与缺失。
  6.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远道而来的朋友带来了信件,象征着思念的寄托。
  7.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信中提到思念与离别,表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8.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将信藏于袖中,表达了对这份感情的珍视。
  9.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表达出诗人对思念的执着和对对方感受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月亮的圆缺比喻为人心的完整与缺失,形象而生动。
  • 拟人:将思念的情感具象化,表现出对情感的深刻关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思念与对重聚的渴望,展现了在孤独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脆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映射出内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气:象征孤独与忧愁,反映出诗人的心情。
  • :象征思念与希望,夜空中的繁星象征着对远方的挂念。
  • :象征情感的圆满与缺失,寄托了对爱情与友情的思考。
  • 书札:象征情感的传递与沟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孟冬”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D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三五明月满”象征了 __。 答案:情感的完整

  3. 判断题:诗中作者对北风的描写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离骚》 屈原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将《孟冬寒气至》与《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重点在于对离别的思念,后者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但表达角度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孤独与忧伤,后者则更多了几分温情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汉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