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

时间: 2025-01-01 16:15:22

涉锸移根带藓苔,暑中相对亦佳哉。

素英吐处祗如玉,清思牵人全似梅。

浅绿剪罗和叶看,真香捣麝逐风来。

观君可与酴醿并,高士宁容俗子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茉莉》
作者:郑刚中 〔宋代〕

涉锸移根带藓苔,
暑中相对亦佳哉。
素英吐处祗如玉,
清思牵人全似梅。
浅绿剪罗和叶看,
真香捣麝逐风来。
观君可与酴醿并,
高士宁容俗子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与芬芳。诗中提到,移植茉莉花时,根部带着苔藓,盛夏时节与其相对而坐,也是极好的情趣。白色的花瓣像玉一样纯净,清新的思绪让人想起梅花。浅绿色的叶子如同精致的罗帕,散发着真实的香气,犹如麝香在风中飘散。你和我可以与美酒相伴,何必让世俗之人陪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涉锸:指在水边或湿地间走动时用的工具,暗示一种细致入微的生活。
  • 带藓苔:指植物根部附着的苔藓,象征着生机与自然。
  • 素英:指白色的花朵。
  • 清思:清净的思绪。
  • 真香:真实的香气。

典故解析

  • 酴醿:指一种美酒,常与高雅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这里暗示与高士的交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常表现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盛夏,作者在自然中品味茉莉花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茉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茉莉花的清雅与芬芳,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开头部分的“涉锸移根带藓苔”,通过细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素英吐处祗如玉”,则通过比喻将茉莉花的纯洁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诗中通过“清思牵人全似梅”引发了读者对清新意境的联想,梅花常被视为高洁与坚韧的象征,暗含诗人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后面提到的“真香捣麝逐风来”,将茉莉的香气与麝香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茉莉的高贵形象。

最后两句“观君可与酴醿并,高士宁容俗子陪”,展现了诗人对高雅交往的渴望与对世俗的拒绝,表达了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透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涉锸移根带藓苔”:描写了移植茉莉花的细节,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 “暑中相对亦佳哉”:夏季与之相对而坐,表达一种享受自然的惬意。
  • “素英吐处祗如玉”:比喻茉莉花的纯净与美丽。
  • “清思牵人全似梅”:用梅花来引申出清新高洁的意境。
  • “浅绿剪罗和叶看”:形容叶子的细腻,表现出整体的和谐美。
  • “真香捣麝逐风来”:将香气与麝香相提并论,强调茉莉的芬芳。
  • “观君可与酴醿并”:表达与高士交往的渴望,反映一种理想生活。
  • “高士宁容俗子陪”:拒绝世俗,强调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素英吐处祗如玉”,以玉比喻花的洁白。
  • 对仗:整首诗保持了对仗的形式美,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茉莉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茉莉:象征纯洁、美丽、芬芳。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麝香:象征高贵、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茉莉花与哪种花相提并论?
    A. 玫瑰
    B. 梅花
    C. 菊花
    D. 莲花

  2. 诗中“真香捣麝逐风来”中的“真香”指的是哪种植物的香气?
    A. 玫瑰
    B. 茉莉
    C. 梅花
    D. 桂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 苏轼《题西林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郭沫若《月下独酌》: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但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郑刚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