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焊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
齐学汉宫妆样,竞婵娟。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
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美丽的乐器和演奏者,像是在焊接的紫槽上镶嵌金色的装饰,双瓣花朵的秀丽,仿佛两只凤凰回旋。大家都在学习汉宫妆的样子,争相展现自己的美丽。三十六根弦像蝉鸣般喧闹,小弦如同蜂群一起聚集。听尽了昭君的幽怨之声,劝你不要再重弹。
注释:
- 焊拨:形容乐器的演奏,焊接与拨动的结合,表现出细致的工艺。
- 紫槽金衬:乐器的装饰,紫色的槽与金色的衬托,强调乐器的华美。
- 双秀萼:指花的花瓣,形容美丽的女子或乐器的装饰。
- 汉宫妆:指汉代宫女的妆容,象征高雅与美丽。
- 昭君幽怨:提到王昭君的悲伤情感,昭君出塞的故事,含有深厚的历史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公权,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与李清照、陆游等人齐名。他的诗词以细腻典雅、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美丽与情感。
创作背景:
《定西番》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音乐、舞蹈等文艺形式的追求。诗中不仅体现了乐器的华美,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悲伤情感的共鸣。
诗歌鉴赏:
《定西番》是一首充满音乐感的诗,张先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乐器的华美和演奏者的优雅。诗中“焊拨紫槽金衬”开篇即以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吸引读者,感受到乐器的精致与演奏的美妙。接着,诗人通过“齐学汉宫妆样,竞婵娟”的描写,展现出演奏者们的争奇斗艳,仿佛将古代宫廷的华丽与当下的热闹融合在一起。而“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则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出乐声的丰富与和谐,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诗句“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引人深思,昭君的故事不仅是对美丽的怀念,更是对悲伤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往事的惋惜和对音乐情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音乐中穿插着情感的波动,使之成为一幅动人的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焊拨紫槽金衬:细致描绘乐器的外观,表现出其华贵。
- 双秀萼,两回鸾:美丽的花与凤凰的意象,暗示演奏者的优雅与灵动。
- 齐学汉宫妆样,竞婵娟:众人在模仿汉代宫女的妆容,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乐声的喧闹与和谐,营造出热闹的场面。
- 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引入历史典故,表达对美与哀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器与花、凤凰相提并论,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乐声像蝉鸣与蜂群,生动形象,增强了音乐的氛围。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提升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音乐之美与情感之哀展开,展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感怀,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紫槽金衬:象征着华丽与精致,代表着对美的追求。
- 汉宫妆:代表着历史的文化传承与典雅。
- 昭君幽怨:引发对历史悲剧的共鸣,象征着女性的无奈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装饰是什么颜色的?
- A. 红色
- B. 绿色
- C. 紫色
- D. 蓝色
-
“听尽昭君幽怨”中,昭君代表了什么?
- A. 美丽的乐器
- B. 悲伤的情感
- C. 欢乐的舞蹈
- D. 快乐的音乐
-
诗中提到的乐声像什么?
- A. 雨声
- B. 风声
- C. 蝉鸣、蜂鸣
- D. 鸟鸣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张先的《定西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但张先偏重于乐器与声音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现。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表现了宋代诗词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先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