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青棂子》

时间: 2025-01-04 08:06:55

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

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

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

必共玄都奈,花开不记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
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
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
必共玄都奈,花开不记年。

白话文翻译:

山风吹来奇异的果实,想必是供奉给真正的仙人享用的。
它的味道像云彩一样丰腴美味,形状如同圆润的玉脑。
野鹤衔着果实而来,落在了半边的灵泉旁。
它们必定会和玄都的奈花一起,常开常盛,不知多少年。

注释:

  • 山风:山中的风,暗示着清新与自然。
  • 异果:指与众不同的果实,象征着仙境的珍奇。
  • 真仙:真正的仙人,表明诗中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 云腴:意为丰腴、滋润,形容味道极为美好。
  • 玉脑:形容果实的圆润与光滑,像玉石一样细腻。
  • 衔来:嘴里叼着,表示野鹤的灵动与轻盈。
  • 半灵泉:灵泉的一部分,暗示着自然灵气的聚集之地。
  • 玄都奈:指的是一种仙花,这里用作与果实的对比,强调其美丽与神秘。
  • 花开不记年:花朵常开而不记年岁,象征着永恒与不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798年-约846年),字希贤,号山人,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常与友人吟咏作乐。

创作背景:

此诗是皮日休奉和鲁望的作品之一,描写了他游览四明山时的感受。四明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文化背景,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的青睐,诗人在此寄情于山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悠然自得的心态描绘了四明山的自然风光和奇异果实,表现出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山风熟异果”,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新的氛围,接着通过味道与形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果实的美好与独特。诗中“衔来多野鹤”一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野鹤的轻盈与果实的奇特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必共玄都奈,花开不记年”,则从自然延伸到了人间的超脱与永恒,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超然物外的理想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感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风熟异果:开头提到的山风带来了异果,暗示自然的神奇与丰饶。
  2. 应是供真仙:果实的珍贵,暗示其供奉给仙人的地位,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3. 味似云腴美:描述果实的美味,表现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4. 形如玉脑圆:形容果实的形态,强调其美观与珍贵。
  5. 衔来多野鹤:野鹤的到来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增添了画面的活泼感。
  6. 落处半灵泉:描绘出清泉的灵动与静谧,形成自然的和谐美。
  7. 必共玄都奈:预示着与仙花的共存,象征着长久与永恒。
  8. 花开不记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常在,表达了诗人对不朽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味似云腴美”将果实的味道比作云彩的美味,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野鹤“衔来”果实,赋予了自然生灵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上联与下联的对称,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生命与永恒的思考,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清新气息。
  • 异果:象征珍奇与超凡的理想生活。
  • 云腴:象征美味与丰腴,暗示生活的美好。
  • 野鹤:象征自由与灵动,代表自然生命的活力。
  • 灵泉:象征纯净与灵性,暗示自然的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异果”是用来供奉给谁的?

    • A. 君王
    • B. 仙人
    • C. 老百姓
    • D. 诗人自己
  2. 诗歌中形容果实的词是?

    • A. 甜美
    • B. 云腴美
    • C. 清新
    • D. 苦涩
  3. “花开不记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时间的惋惜
    • B. 对永恒的向往
    • C. 对生命的厌倦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仙人
  2. B. 云腴美
  3. B. 对永恒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王维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开篇,展现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而皮日休则通过异果与野鹤,渲染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各自的表达手法与意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