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
时间: 2025-01-14 01:30: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声声慢(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
吴文英 〔宋代〕
凭高入梦,摇落关情,寒香吹尽空岩。
坠叶消红,欲题秋讯难缄。
重阳正隔残照,趁西风不响云尖。
乘半暝看残山濯翠,剩水开奁。
暗省长安年少,几传杯吊甫,把菊招潜。
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
乌纱倩谁重整,映风林钩玉纤纤。
漏声起,乱星河入影画檐。
白话文翻译
登高时,我凭栏而立,仿佛进入梦中,思念之情随风摇曳,淡淡的寒香在空山中渐渐消散。
树叶纷纷坠落,红色已然消逝,想要写下秋天的信息却难以言表。
重阳节的阳光与残照隔着,借着西风,轻声不语,云尖悄然无声。
夜幕降临,我凝视着远处的残山,山色在水中洗涤,剩余的水面如同打开的闸门。
我暗自回忆起长安的青春时光,几次举杯悼念故人,邀请菊花陪伴。
年岁渐长,我依然游历于江湖,心却随飞雁飞向南方。
那身上的乌纱帽,谁又能为我重新整理?在风中,映衬着林间的微光,宛如玉纤维般轻柔。
漏声响起,星河入画,映照在檐角之下。
注释
- 凭高入梦:凭栏而立,仿佛进入梦境。
- 摇落关情:思念之情随风而动,仿佛随风摇落。
- 寒香:指秋天的香气。
- 坠叶消红:树叶纷纷落下,红色渐消。
- 重阳: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西风不响云尖:西风轻拂,云尖处寂静无声。
- 乘半暝:在夜幕降临之时。
- 长安年少:怀念年轻时的长安生活。
- 几传杯吊甫:举杯悼念故人,吊唁之意。
- 乌纱:官帽,此处指身外之物。
- 映风林钩玉纤纤:在风中映衬,宛如细长的玉纤维。
- 漏声:指水滴声或钟声。
- 乱星河入影画檐:星河闪烁,映照在屋檐之下,似画中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庐山,南宋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尤其擅长通过景物抒发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对往昔的怀念,情感深沉,意象丰富,体现了他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吴文英的《声声慢》展现了他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词以“登高”为引子,起初描绘了高处的孤寂与静谧,渐渐引入对过去的回忆与对当前境遇的感慨。开篇“凭高入梦”便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虑,接着“寒香吹尽空岩”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萧条之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在对重阳节的描写中,诗人巧妙地将节日与个人情感结合,重阳不仅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怀念。
如“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邃。最后的“漏声起,乱星河入影画檐”更是将这一切升华至宇宙的广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内心的宁静。
全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细腻丰富,体现了吴文英在词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凭高入梦:在高处,思绪飘荡,仿佛入了梦境。
- 摇落关情:思念之情如风摇曳,难以捉摸。
- 寒香吹尽空岩:山间的寒香已然散去,空寂无声。
- 坠叶消红:落叶飘零,秋色愈显萧瑟。
- 欲题秋讯难缄:想要写下秋天的讯息,却无法言表。
- 重阳正隔残照:重阳节的余晖与孤独分隔开来。
- 趁西风不响云尖:趁着西风,云头却静默不语。
- 乘半暝看残山濯翠:在夜幕降临时,遥望山色洗净。
- 剩水开奁:剩余的水面如同打开的窗扇。
- 暗省长安年少:暗自回忆年轻时的长安。
- 几传杯吊甫:几次举杯悼念故人,唤来菊花。
- 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虽已年老,却心向自由,随飞雁南翔。
- 乌纱倩谁重整:身上的乌纱帽,谁来为我整理?
- 映风林钩玉纤纤:在轻风中,林间微光如玉纤般轻柔。
- 漏声起,乱星河入影画檐:漏声响起,星河映照在屋檐下,似画中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香”比喻秋天的孤寂。
- 拟人:通过“西风不响”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由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处:象征超然与思考的空间。
- 寒香:秋天的味道,象征孤独与思念。
- 坠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重阳:象征传统与人伦的联系。
- 飞雁:象征自由与追寻。
- 乌纱:象征身份与世俗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香”所指的是: A. 春天的花香
B. 秋天的香气
C. 夏天的清香
D. 冬天的雪香 -
“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句中的“飞雁”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自由与追求
C. 家乡
D. 责任 -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A. 描绘自然景色
B. 直接叙述
C. 使用典故
D. 讲述故事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吴文英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吴文英的情感更加细腻,李白则更显豪放。
- 杜甫的《登高》同样在重阳节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的风格更为沉重,吴文英则更添淡雅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词鉴赏技巧》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吴文英的《声声慢》,感受其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