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侣二章》

时间: 2025-01-04 07:40:15

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

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

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
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
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白话文翻译:

趁着睡眠时无事可做,躲避风浪,我用一斗霜鳞换来浑浊的酒。
惊奇的是,孩子们在呼喊却无人应答,尽是烟雨中洗涤车螯的景象。
严陵滩的水势如同云崩,钓具归来后放在石头上。
烟浪拍打着篷子,我在寒冷中无法入睡,更将枯蚌点亮渔灯。

注释:

  • 趁眠:利用睡眠时的空闲。
  • 霜鳞:指鱼的鳞片,形容鱼的鲜美。
  • 浊醪:指浑浊的酒。
  • :过滤、洗涤。
  • 严陵滩:地名,指水流急的地方。
  • 车螯:螃蟹。
  • 点渔灯:点亮渔灯,指夜间捕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季言,号丘壑,唐代诗人。他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883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皮日休的诗歌常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作品多描写山水、渔舟、田园等题材。

创作背景:

《钓侣二章》是在皮日休闲适的钓鱼生活中创作的,诗中流露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中描写了钓鱼的乐趣和在自然中的悠闲状态。

诗歌鉴赏:

《钓侣二章》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钓鱼时的情景,表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开篇“趁眠无事避风涛”,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在这里,诗人选择在安静的时光中,远离世俗的喧嚣,享受自然的美好。接着用“一斗霜鳞换浊醪”来表达钓鱼的乐趣与收获,霜鳞象征着新鲜的鱼,浊醪则是酒,暗示着生活的满足与乐趣。

诗中描绘的儿童呼喊却无人应答,突显了渔夫的孤寂与宁静。之后的“严陵滩势似云崩”,用极具动感的比喻形容水流的急促,增强了自然的气势。最后两句“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则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模糊的夜晚氛围,诗人透过渔灯的微光,展示了对宁静夜晚的思索与期待。

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舒适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趁眠无事避风涛:利用睡眠时的空闲,去避开风浪,表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
  • 一斗霜鳞换浊醪:用钓到的新鲜鱼换来浑浊的酒,暗示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 惊怪儿童呼不得:儿童的呼喊无人应答,增加了诗中的宁静与孤独感。
  • 尽冲烟雨漉车螯:描绘了烟雨中洗涤螃蟹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细节。
  • 严陵滩势似云崩:水流急促如云崩,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
  • 钓具归来放石层:钓鱼归来,将钓具放在石头上,展现了生活的闲适。
  • 烟浪溅篷寒不睡:夜晚烟浪拍打着篷子,寒冷的环境让人难以入睡。
  • 更将枯蚌点渔灯:用枯蚌点亮渔灯,隐喻对渔业生活的寄望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严陵滩势似云崩”,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象。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多种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鳞:象征着新鲜的食物,寓意生活的丰盈。
  • 浊醪:代表着酒,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 烟雨: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象,象征着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 枯蚌:象征着渔灯的微弱光芒,寓意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趁眠无事避风涛”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 A. 忙碌
    • B. 悠闲
    • C. 焦虑
  2. “一斗霜鳞换浊醪”意指:

    • A. 用鱼换酒
    • B. 用酒换鱼
    • C. 不喝酒
  3. 诗中提到的“严陵滩”是指什么?

    • A. 地名
    • B. 人名
    • C. 物品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对自然和亲情的思考。
  • 王维的《鹿柴》:表达对山水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皮日休的《钓侣二章》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皮日休更偏重于钓鱼的生活细节,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山水的崇敬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皮日休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