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峰·琼结苞》
时间: 2024-12-29 20:5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琼结苞,酥凝蕊,粉心轻点胭脂。
疑是素娥妆罢,玉翠低垂。
化工深意,巧付与别个标仪。
怎奈向,风寒景里,独是开时。
缘何不与春期。
此花又岂肯争竟芳菲。
疑雨恨烟,忍见岭畔江湄。
冷烟幽艳,曾不许霜雪相欺。
只恐向,笛声怨处,吹落残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花的娇美与脆弱。花蕾如琼玉般凝结,花蕊似酥脂般娇嫩,粉红的花心轻轻地涂抹着胭脂。让人怀疑这是否是洁白的月宫仙女妆饰过的花朵,玉色的花瓣低垂而下。花的美丽与工艺深意,巧妙地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标志。但是可惜的是,在寒风凛冽的季节里,它正值开放之时。为何不与春天约定呢?这朵花又怎么会执意争相争艳呢?疑似细雨与烟雾,让人忍不住在岭边和江边驻足。那冷冷的烟雾中,花朵幽雅地绽放,却不允许霜雪来欺凌它。只怕当笛声在怨恨的地方响起时,会将残枝吹落。
注释
- 琼:美玉,这里形容花蕾如玉般洁白。
- 酥凝蕊:形容花蕊柔软而凝聚。
- 素娥:指月宫中的仙女,常用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 化工:指精巧的工艺,这里用来形容花的美丽。
- 风寒景:指寒冷的气候与景象。
- 芳菲:指花的香气与美好。
- 江湄:指江边。
- 冷烟幽艳:形容花朵在寒冷的烟雾中依然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创作于宋代。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诗人在描绘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花的娇弱象征着美的易逝,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琼结苞》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脆弱,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深切情感。在全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琼”、“酥”、“胭脂”等,形象地描绘了花的外貌,让人感受到花的娇嫩和美丽。诗中提到的“素娥妆罢”,不仅增强了意象的美感,也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时光和环境的感慨,花虽美丽,却不得不面对寒冷的风景和时光的无情,这种对比使得整个诗意显得更加深沉。
诗中的“疑雨恨烟”一句,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花朵的命运。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花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反思。诗人用冷烟和霜雪的意象加强了这种感受,营造出一种愁绪,令人思考生命的脆弱和美好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琼结苞,酥凝蕊:描绘花蕾的清丽,强调花的美丽与娇嫩。
- 粉心轻点胭脂:形容花心的粉色,像是轻轻涂抹的胭脂,暗示花的妩媚。
- 疑是素娥妆罢,玉翠低垂:将花与仙女作比较,突显花的超凡之美。
- 化工深意,巧付与别个标仪:说明这朵花的美丽是用心创造的,赋予了它独特的象征。
- 怎奈向,风寒景里,独是开时:感叹在寒风中,花仍然选择在不适宜的时节开放。
- 缘何不与春期:质疑为何花不与春天约定,暗示对时光的无奈。
- 此花又岂肯争竟芳菲:花不愿与其他花争夺美丽,表现出一种淡泊的态度。
- 疑雨恨烟,忍见岭畔江湄:在细雨与烟雾中,花仍然坚守自己的位置,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 冷烟幽艳,曾不许霜雪相欺: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花也不会被霜雪所欺凌,展现出坚韧的美。
- 只恐向,笛声怨处,吹落残枝:担心悲怨的笛声会让花的残枝凋落,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美玉、仙女,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让花似乎有情感和生命,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冷烟幽艳”与“霜雪相欺”,使诗句更加工整,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的美丽与脆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哲理反思。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着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 琼、玉翠:代表纯洁和高雅,营造出一种美的氛围。
- 寒风、霜雪:象征着生命中的困难与挑战。
- 笛声: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绪,暗示着凋零和别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琼结苞”中的“琼”指的是什么?
- A. 美玉
- B. 冰雪
- C. 霜花
- D. 珍珠
-
诗中提到“疑是素娥妆罢”,这里的“素娥”指的是?
- A. 仙女
- B. 花朵
- C. 月亮
- D. 雪花
-
诗中“冷烟幽艳”描述的是哪种情境?
- A. 温暖的春天
- B. 寒冷的冬天
- C. 凄凉的秋天
- D. 炎热的夏天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诗作:李白的《月下独酌》
解读:两首诗都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但《琼结苞》更侧重于生命的脆弱与美的易逝,而《月下独酌》则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