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长安慈恩寺塔》
时间: 2025-01-19 14:45: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长安慈恩寺塔》
作者:卢宗回 〔唐代〕
东方晓日上翔鸾,
西转苍龙拂露盘。
渭水寒光摇藻井,
玉峰晴色上朱阑。
九重宫阙参差见,
百二山河表里观。
暂辍去蓬悲不定,
一凭金界望长安。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长安,像飞翔的鸾鸟一样,
西边的苍龙轻轻拂过露珠,盘旋在空中。
渭水的寒光在摇曳的藻井中闪烁,
晴朗的玉峰映衬着朱红的栏杆。
高耸的宫阙在眼前交错可见,
百二山河的壮丽在眼前尽收眼底。
暂时放下心中忧愁,感到难以安定,
我在金色的塔上遥望长安。
注释:
- 翔鸾:飞翔的神鸟,象征美好。
- 苍龙:传说中的龙,象征威严。
- 藻井:水面上的水草,表现水的清澈。
- 玉峰:美丽的山峰,象征高洁。
- 朱阑:红色的栏杆,代表华美的建筑。
- 九重宫阙:指皇宫,象征权力与地位。
- 百二山河:指广阔的山河,象征国家的辽阔。
典故解析:
- 长安:古代中国的重要都城,是唐代的首都,象征繁华与盛世。
- 慈恩寺:位于长安的寺庙,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象征宗教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宗回,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卢宗回登上慈恩寺塔时,表达了对长安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登长安慈恩寺塔》展现了诗人对长安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诗的开篇描写了清晨的美丽景象,东方的阳光照耀,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而西转的苍龙则显示出自然的壮丽与神秘,给人以震撼。接着,诗人描绘了渭水的寒光与玉峰的晴色,表现出长安周围自然景观的优美与宁静,仿佛可以让人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出高耸的宫阙和广阔的山河,表现出长安的繁华与壮丽,令人向往。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放下忧愁却又感到不安,站在金色塔上眺望长安,既有对繁华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美的表现,又有深邃的思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方晓日上翔鸾:描绘清晨的太阳像神鸟一样升起,象征新的开始。
- 西转苍龙拂露盘:苍龙在西方飞舞,轻拂着露珠,展现自然的生动。
- 渭水寒光摇藻井:渭水的寒光在水面上摇曳,表现出水的清澈与宁静。
- 玉峰晴色上朱阑:美丽的山峰在晴空下显得格外鲜艳。
- 九重宫阙参差见:高耸的宫殿错落有致,引发对皇权的联想。
- 百二山河表里观:展现出国家的辽阔与壮美。
- 暂辍去蓬悲不定:短暂放下心中的忧愁,却仍感到不安。
- 一凭金界望长安:在金色的塔上眺望长安,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比作鸾鸟,展现其光辉。
- 拟人:苍龙“拂露”,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九重宫阙”与“百二山河”,形成平衡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长安的眷恋之情,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日:希望与新的开始。
- 苍龙:权威与自然的神秘。
- 渭水:清澈与宁静。
- 玉峰:高洁与美丽。
- 宫阙:权力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方晓日”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希望
c) 悲伤 -
“九重宫阙”指的是什么? a) 村庄
b) 皇宫
c) 庙宇 -
诗中表达的心情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 b) 希望
- b) 皇宫
-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卢宗回《登长安慈恩寺塔》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壮丽景色的赞美,但王之涣更侧重于描绘远方的辽阔,而卢宗回则在景色中融入了更多个人情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