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时间: 2025-01-01 17:48:16

花影枝枝摇午昼。

桂炷销狮兽。

愁病怯登高,几阵西风,吹得罗裳透。

阑干星月三更后。

玉露沾香袖。

心事寄谁行,约略腰身,转觉秋来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花阴•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花影枝枝摇午昼。
桂炷销狮兽。
愁病怯登高,几阵西风,
吹得罗裳透。
阑干星月三更后。
玉露沾香袖。
心事寄谁行,
约略腰身,
转觉秋来瘦。

白话文翻译:

花影在午后的阳光下摇曳,
香桂的香气驱散了狮子与兽类。
因忧愁与病痛而害怕登高,
几阵西风吹得轻薄的衣裳透凉。
三更时分,月星在栏杆上闪烁。
玉露沾湿了香袖。
我的心事寄托给谁呢?
渐渐觉得腰身愈发消瘦,
不觉间秋天已悄然来临。

注释:

  • 花影:花的影子,形象生动,描绘出花的摇曳之态。
  • 桂炷:指桂树的香气,象征着高洁与优雅。
  • 狮兽:可能指守护神兽,象征着保护与威严。
  • 罗裳:轻薄的衣裳,透出了一种清凉和脆弱感。
  • 阑干:栏杆,诗中用来描写夜晚的景象。
  • 玉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征着清新与洁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桂炷”与桂花有深厚的文化联系,桂花常与高洁、孤傲的气质相结合,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彭孙遹,清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情世态的敏锐洞察。
  •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秋日的午后写成,表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引发的思绪,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午后花影、桂香、星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感受到秋日的凉意与岁月的无情。整首词以柔和的笔触,刻画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的追思。尤其是“心事寄谁行”一句,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与自然达成了一种心灵的共鸣,让读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影枝枝摇午昼”:描绘午后阳光下,花影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
    • “桂炷销狮兽”:桂香弥漫,驱散了心中的忧愁。
    • “愁病怯登高”:因愁苦与病痛,而对高处产生畏惧。
    • “几阵西风,吹得罗裳透”:西风阵阵,吹得轻薄的衣裳透出凉意。
    • “阑干星月三更后”:夜深时,星月在栏杆上闪烁,增添了一种寂静的美感。
    • “玉露沾香袖”:清晨的露水沾湿了香袖,象征着纯洁与清新。
    • “心事寄谁行”: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思绪无处寄托。
    • “约略腰身,转觉秋来瘦”: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感到身体的消瘦,暗示秋的到来与生命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花影”比喻人的心情,摇曳的花影象征着人心的波动。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的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花影: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桂香:代表高洁、理想的追求。
  • 西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秋来瘦: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桂炷”指的是什么? A. 桂树的香气
    B. 桂树的果实
    C. 桂花的颜色
    D. 桂树的树干

  2. 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什么? A. 欢快
    B. 沮丧
    C. 失落
    D. 宁静

  3. “心事寄谁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孤独
    C. 愤怒
    D. 忧虑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彭孙遹的《醉花阴》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但彭孙遹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细腻的心理刻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彭孙遹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