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寄外》

时间: 2025-01-01 16:05:02

月华一簇云团结。

秋到愁边无可说。

人传郎意薄于云,侬信此心明似月。

月明会有圆时节。

怪杀闲云随处没。

云消月堕夜凄清,只有离怀无断绝。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玉楼春 寄外

作者: 章有渭 〔清代〕


原文展示:

月华一簇云团结。秋到愁边无可说。人传郎意薄于云,侬信此心明似月。月明会有圆时节。怪杀闲云随处没。云消月堕夜凄清,只有离怀无断绝。


白话文翻译:

月光如一簇朦胧的云团。秋天来临,愁苦无以言表。人们说你的心意如同那轻薄的云,而我却相信我的心如明亮的月。月亮总会有圆满的时候。可惜那些无所事事的云却随意飘散。云消失了,月亮坠落,夜晚显得凄清,只有我对你的思念无尽无休。


注释:

字词注释:

  • 月华: 月光。
  • 云团结: 云朵聚集在一起。
  • 愁边: 愁苦的边缘。
  • 郎意: 对于爱人的心意。
  • 薄于云: 比云还要轻薄。
  • 侬信: 我相信。
  • 明似月: 清澈明亮如明月。
  • 怪杀: 怪不得。
  • 闲云: 无所事事的云。
  • : 落下。
  • 离怀: 对于离别的思念。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描写的月亮与云的意象,常常用于抒发思念之情,象征着离别与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有渭,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创作此诗时,正值秋季,诗人借助秋天的萧瑟氛围表达对离别的感慨,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感情时的脆弱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玉楼春 寄外》以月光和云朵作为主要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诗中通过月华与闲云的对比,表达了对爱人心意的深切思念。开头的“月华一簇云团结”描绘出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夜景,仿佛在诉说着隐藏在美景背后的情感波动。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展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人传郎意薄于云”一句,诗人用轻薄的云来形容他人对爱情的看法,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爱情观的不满。而“侬信此心明似月”则是对自我情感的坚定,强调了内心的真实与明亮。

诗人接着提到“月明会有圆时节”,暗示着希望与团圆的可能性,尽管当下的“云消月堕”,却也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以“只有离怀无断绝”收尾,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令人感到凄凉与感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通过自然景象折射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深刻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华一簇云团结: 描述月光与云朵的交织,营造出夜晚的氛围。
  2. 秋到愁边无可说: 秋天带来的愁苦难以言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3. 人传郎意薄于云: 他人对爱人心意的评价轻薄,反映出社会对爱情的轻视。
  4. 侬信此心明似月: 诗人强调自己内心的真实与坚定。
  5. 月明会有圆时节: 暗示希望与团圆的美好愿景。
  6. 怪杀闲云随处没: 感叹无所事事的云随意飘散的无奈。
  7. 云消月堕夜凄清: 描绘夜晚的凄清与孤独。
  8. 只有离怀无断绝: 终究只有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心意比喻为云,月光比喻为内心的明亮,形象生动。
  • 拟人: 描述云的“随处没”使其具有人性,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光与云朵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 象征纯洁与希望。
  • 云朵: 象征虚幻与无常。
  • 秋天: 象征凋零与思念。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华一簇云团结”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秋天的景象
    • B. 月光与云的交织
    • C. 人的思念
  2. 诗人用“薄于云”来形容什么?

    • A. 自己的心情
    • B. 他人的情感
    • C. 自然景象
  3. “月明会有圆时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希望与期待
    • C. 伤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比较章有渭的《玉楼春 寄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章有渭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离别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往昔的怀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