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和伋公公园师弟摄影》
时间: 2025-01-01 13:2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旧游 和伋公公园师弟摄影
作者:赵熙 〔清代〕
旧游如梦里,梦影重重,先后邯郸。
省识前清味,怪飞鸿印雪,大氐东川。
秀才半出巴县,薪火一灯传。
自夜色神州,乡音战鼓,两鬓潘安。
公园。众星聚,又镜底沧桑,重换朱颜。
老了儒酸命,便文翁身价,怎抵材官。
道将近纂新志,春柳玉门关。
算水驿山程,梅花送客千万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日游玩的怀念,就像一场梦一样,梦中的景象层层叠叠,先后让我回忆起邯郸。
我在这里回忆起过去的清新味道,惊讶于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记,想起大氐的东川。
许多秀才半数出自巴县,传承着薪火,一盏灯照亮着前路。
在这夜色下的神州大地上,乡音如战鼓般响起,岁月在我的两鬓间留下了白发。
在公园中,众星汇聚,镜子下映出沧桑的岁月,重换了我红润的容颜。
我老了,儒雅的命运变得酸涩,像文翁那样的身价,又怎能抵得上那些官员的材料。
道路似乎近在咫尺,新的志向在心中激荡,春柳在玉门关的边际摇曳。
算算水驿的山程,梅花在无数山峦中送别了许多人。
注释
- 邯郸:地名,古代赵国的都城,后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 飞鸿:指的是大雁,常用来象征漂泊和归乡的情感。
- 大氐:古代地名,指的是今四川一带。
- 秀才:古代科举考试的初级阶段,指读书人。
- 巴县:古代的地名,现今的重庆市。
- 薪火传灯:比喻传承文化和知识。
- 潘安:古代美男子的代表,常用来形容俊美的容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汇古今,颇具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对往日游玩的怀念之时,借助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眷恋和对人生变迁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忆旧游》以梦境般的笔触描绘了往日游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与对旧友的思念。开篇即用“旧游如梦里,梦影重重”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仿佛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接着,诗人通过对邯郸的回忆,表现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在诗中,飞鸿印雪的意象,既象征着迁徙的孤独感,又暗含了对春天的期盼;而“秀才半出巴县”则体现了诗人对学子的寄望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夜色中的乡音如战鼓般响起,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末尾提到的“梅花送客”,更是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游如梦里,梦影重重,先后邯郸:旧日的游玩如同梦境般,层层叠叠,令人想起邯郸的游玩经历。
- 省识前清味,怪飞鸿印雪,大氐东川:回忆起过去的清新味道,惊叹于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想起大氐的美好。
- 秀才半出巴县,薪火一灯传:许多读书人来自巴县,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 自夜色神州,乡音战鼓,两鬓潘安:在夜色下的神州大地上,乡音如战鼓般响起,岁月在我两鬓间留下白发。
- 公园。众星聚,又镜底沧桑,重换朱颜:在公园中,许多人汇聚,镜子中映出沧桑的岁月,脸色又变得红润。
- 老了儒酸命,便文翁身价,怎抵材官:年纪渐长,命运变得酸涩,像文翁一样的身价,又怎能与官员比肩。
- 道将近纂新志,春柳玉门关:前路似乎在近处,新的志向在心中激荡,春柳在玉门关摇曳。
- 算水驿山程,梅花送客千万山:计算着水驿的山程,梅花在无数山峦中送别了许多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玩比喻为梦境,以增强情感的朦胧感。
- 对仗:如“夜色神州,乡音战鼓”中形成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重重”、“又”等词语的使用,强调记忆的层次与复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旧游的回忆,表现了对故乡、旧友以及过往时光的深情怀念,反映了人生无常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渴望。
- 飞鸿:象征离别与归宿感。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承载着思念与送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邯郸”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古代赵国的都城
- B. 现代的北京
- C. 现代的上海
- D. 现代的广州
-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现乡音的响亮?
- A. 战鼓
- B. 春柳
- C. 梅花
- D. 飞鸿
-
诗中提到的“薪火一灯传”是指什么?
- A. 物质的传承
- B. 文化与知识的传承
- C. 富贵的传承
- D. 地理的传承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通过月光的意象展现孤独与怀念的情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在怀古中融合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豪放与洒脱的个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