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
时间: 2025-01-04 08:53: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游
作者:周邦彦
淮西渡两桨,江左随一鸥。
苦嗟波涛窄,所至胶吾舟。
借问舟中人,流转何时休。
帆高风色利,欲止不自由。
传闻弱水外,鼎立三神丘。
鼓柜未可到,载行有潜虯。
扶桑睹浴日,阳精热东流。
万族呈秘怪,九土皆飘浮。
送者安在哉,吾往不可求。
岂比鸱夷子,并湖名远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舟行的旅程,诗人乘舟渡过淮西,船行缓慢,随行的还有一只孤鸥。他感叹波涛狭窄,船只行进时总是受到阻碍。他询问船上的人,何时才能停下来休息。帆高风劲,想要停泊却又无法自控。传闻在弱水之外有三座神丘,然而鼓柜却无法到达,似乎还有潜藏的龙在水下游弋。诗人试图在扶桑山上看到日出,阳光热烈东流,万族奇异的景象在他眼前浮现,九土也似乎都漂浮不定。送别的人在哪里呢?我所追寻的去处又无法求得。岂能与鸱夷子相比,他只是游历湖泊而已。
注释
- 淮西:指淮河以西的地区。
- 两桨:指划船的两只桨。
- 胶吾舟:意为阻碍我的船行。
- 流转:流动,流逝。
- 弱水:古代传说中的神水,传说在其外有神灵居住。
- 鼎立三神丘:三座神丘并立的传说,神秘而遥远。
- 潜虯:水中潜伏的龙,象征神秘的力量。
- 扶桑:传说中的东方,日出之处。
- 万族:各族各类的生物。
- 鸱夷子: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因追求名游而为人所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他的作品多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周邦彦在词风上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以细腻、婉转、含蓄见称。
创作背景
《远游》是周邦彦在游历中所作,表达了诗人的旅行感受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借舟行的场景,反映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在宋代,文人常通过游历来开阔视野和心灵,周邦彦的此作正是这一文化氛围的体现。
诗歌鉴赏
周邦彦的《远游》通过描绘舟行的孤独与渺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以“淮西渡两桨,江左随一鸥”的描写,引出一种清淡而孤寂的氛围,舟行在狭窄的水面上,诗人似乎感受到波涛的压迫与无奈。他苦嗟波涛窄,表露出一种被现实束缚的无力感,这种情感随着“所至胶吾舟”的叹息愈发浓厚。
在询问舟中人何时才能休息时,诗人反映出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奈,尽管帆高风劲,却又无法停泊,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接下来的“传闻弱水外,鼎立三神丘”则引入了神秘的元素,象征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哲思,表现出对生命旅程的思考与对更高境界的追寻。结尾处的“岂比鸱夷子,并湖名远游”,则是对自我追求的反思,强调了每个人的旅程都是独特的,不能简单与他人比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淮西渡两桨: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淮河,表现出舟行的场景。
- 江左随一鸥:一只孤鸥随船而行,增强了孤独感。
- 苦嗟波涛窄:感叹水面狭窄,舟行艰难。
- 所至胶吾舟:形容到达之处阻碍重重,无法自由行驶。
- 借问舟中人:向船上的人询问,反映内心的迷茫。
- 流转何时休: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焦虑。
- 帆高风色利:描述风势良好,象征着追求的动力。
- 欲止不自由:虽然有良好条件,却仍感到束缚。
- 传闻弱水外:引入神秘传说,象征未知的境界。
- 鼎立三神丘:神丘的存在,代表人们对理想的憧憬。
- 鼓柜未可到:象征无法到达的理想境地。
- 载行有潜虯:潜伏的龙可能是障碍或引导。
- 扶桑睹浴日:理想的景象,象征光明与希望。
- 阳精热东流:阳光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万族呈秘怪:万物皆有奇特,展现多样性。
- 九土皆飘浮:各地的漂浮不定,象征世事无常。
- 送者安在哉:询问送别的人,反映孤独感。
- 吾往不可求:对追求的反思,强调不可得。
- 岂比鸱夷子:自我反思,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潜虯”比喻隐秘的障碍或力量。
- 拟人:让自然景象如波涛、风等具有生命感。
- 对仗:如“帆高风色利,欲止不自由”,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象征人生的旅程,代表探索与追求。
- 鸥:象征孤独和自由,难以被驯服的自然。
- 波涛:象征人生的挑战与阻碍。
- 扶桑:象征理想与希望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淮西渡两桨”描述的是哪个地区的水域?
- A. 淮河
- B. 长江
- C. 黄河
- D. 西湖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潜虯”象征着____。
-
判断题: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在整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对/错)
答案
- A
- 障碍或神秘力量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
- 《登鹳雀楼》(王之涣):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周邦彦的《远游》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均描绘了旅行过程中的感受,前者更偏向于对内心旅程的思考,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时间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白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