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4 23:50: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妙相从寂寞滨,山灵怪有此嘉宾。
作桑下梦才三宿,比橘中翁少一人。
剪截锦机输子巧,分张宝藏拔予贫。
临歧但祝俱黄发,莫把华簪换角巾。
白话文翻译:
两位妙人相伴在这寂寞的滨边,山中的灵魂奇怪地迎来了这样的嘉宾。
在桑树下做了个梦才三晚,和橘园中的老人比起来,少了一个人。
剪截锦机传授给我巧妙的技艺,分张宝藏让我从贫困中获得。
临别之际只祝愿我们都能白头偕老,切莫将华丽的簪子换成角巾。
注释:
- 二妙:指的是两位才华出众的人,可能是指诗人与李礼部。
- 寂寞滨:形容环境的孤寂。
- 山灵:指山中的神灵。
- 嘉宾:尊贵的客人。
- 作桑下梦:在桑树下做梦,象征着安静和宁静。
- 剪截锦机:指精巧的工艺。
- 临歧:临别的时候。
- 黄发:指老年人。
- 华簪:华丽的发簪,象征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擅长用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与李礼部在囊山共宿期间,通过对话与交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整体上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同宿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二妙相从寂寞滨,山灵怪有此嘉宾”,以“二妙”指代自己与李礼部,描绘出在自然环境中相伴的情景,显得清新而自然。接下来的“作桑下梦才三宿”,将个人的梦境与时间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往事的追忆。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比橘中翁少一人”,不仅强调了诗人对人生孤独感的思考,也引起对友人情谊的珍惜。后半部分则通过细腻的工艺描写,传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技艺来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两句“临歧但祝俱黄发,莫把华簪换角巾”,诗人希望与友人都能安享晚年,珍惜友情,不必过于追求世俗的繁华。这种简朴的愿望反映了诗人深厚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妙相从寂寞滨:描绘诗人与友人在偏僻的地方相聚,营造孤寂的氛围。
- 山灵怪有此嘉宾:指山中灵气因他们的到来而感到惊异,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作桑下梦才三宿:在桑树下的梦境,表达了短暂的相聚时间。
- 比橘中翁少一人:反映出对人生与友谊的感慨,强调孤独感。
- 剪截锦机输子巧:象征技艺传承与个人努力。
- 分张宝藏拔予贫:表达希望通过努力改善生活的愿望。
- 临歧但祝俱黄发:祝愿彼此长寿,强调情谊的珍贵。
- 莫把华簪换角巾:劝诫不要追求虚华,保持朴素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灵”形象化自然的灵气。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强调了在繁华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简单。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妙:象征着高雅和才华。
- 寂寞滨:反映孤独的环境。
- 桑:代表宁静的生活。
- 华簪与角巾:分别象征富贵与简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二妙”指的是?
- A. 两位才子
- B. 两位女子
- C. 两位老者
- D. 两位商人
-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华簪”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贫穷
- C. 知识
- D. 劳动
- 答案:A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反思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维的《相思》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刘克庄更关注人生的哲理,而王维则更多体现了思念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注》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