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浩如烟海积如山,纸上陈人叫不还。白首书生无事业,一生精力费窗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书籍的浩瀚如烟海,堆积如高山,但在纸上的知识却无法回应。作者感叹自己白发苍苍的书生却无所成就,耗费了一生的精力都在窗前读书。
注释:
- 浩如烟海:形容书籍数量极多,像烟雾般广阔无边。
- 积如山:比喻书籍的堆积如山,形容书本的厚重和数量。
- 纸上陈人:指书本上记载的人物和知识。
- 白首书生:形容年老的读书人,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无事业:没有实质的成就或事业。
- 费窗间:在窗边读书、思考,形容耗费了很多时间。
典故解析:
古人常用“书生”一词指代读书人,通常带有清高的情怀。这里的“白首书生”是对自己年纪大却无所作为的自嘲,反映出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阮亭,宋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精于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其人生感悟最深之时,反映了他对书籍的热爱与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题斋壁》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勾画了书籍的丰富与自身的无奈。开篇“浩如烟海积如山”,将书籍的数量和价值以宏大的比喻展现出来,既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知识无法转化为实际成就的失落感。接着“纸上陈人叫不还”,则将目光转向了书籍本身,书中的知识虽然丰富,却无法回应生活的现实,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白首书生无事业”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奋斗的反思,白头如霜的书生却未能有所作为,令人感到惋惜。最后“一生精力费窗间”,则是对自己一生追求学问的总结,窗前的光阴都投入到书本之中,但却换不来实质的成果,充满了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书生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质疑,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浩如烟海积如山”:书籍多得像烟雾一般,看不见尽头,堆积的数量像高山一样。
- “纸上陈人叫不还”:书上记载的人物虽多,但这些知识无法回应,像是在叫喊却无人应答。
- “白首书生无事业”:年老的书生,感叹自己一生未有成就。
- “一生精力费窗间”:将一生的精力都花费在窗前的阅读中,感到遗憾。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浩如烟海”、“积如山”)来形容书籍的丰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反语的手法在“无事业”中体现,表面上是对自身的自嘲,实则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知识与成就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身人生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唤起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意象分析:
- 书籍:象征知识与智慧,但在诗中却与无奈、孤独相连,反映出知识的局限性。
- 白首书生:象征老年人对人生的总结与反思,表明对追求理想的无果感。
- 窗间:象征思考与孤独的环境,强调了读书人内心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浩如烟海”是形容什么的?
- A. 书籍数量多
- B. 思想深邃
- C. 人生苦短
- 答案:A
-
诗中“白首书生”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人
- B. 年老的读书人
- C. 学者
- 答案:B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失落与无奈
- C. 兴奋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对知识与人生无奈的感慨,而陶渊明则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两者在主题上都涉及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