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逝》
时间: 2025-01-01 14:02: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结发为夫妇,少年共饥寒。我迂趋世拙,十载困微官。男儿不终穷,会展凌风翰。相期脱崎岖,一笑纾艰难。秋风摧芳蕙,既去不可还。滴我眼中血,悲哉摧肺肝。儿稚立我前,求母夜不眠。我虽欲告之,哽咽不能言。积金虽至斗,纡朱走华轩。失我同心人,抚事皆悲酸。积日而成时,积时更成年。山海会崩竭,音容永茫然。
白话文翻译:
我们结为夫妻,年轻时共同经历饥饿和寒冷。我性格迂腐,不擅长应对世事,十年间困于微小的官职。但男儿不会永远困顿,终将展翅高飞。我们期待摆脱困境,一笑之间缓解艰难。秋风摧毁了芳香的蕙草,一旦离去就无法回来。我的眼中滴血,悲伤至极,心如刀割。孩子们站在我面前,夜晚因思念母亲而无法入睡。我虽想告诉他们,却因哽咽而无法言语。即使积累了大量财富,穿着华丽的衣裳,失去了与我同心的人,面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悲伤和酸楚。日子累积成时间,时间累积成岁月。山海终将崩塌,音容永远消失。
注释:
- 结发:指结婚。
- 迂趋世拙:指性格迂腐,不擅长应对世事。
- 微官:指职位低微的官员。
- 凌风翰:比喻高飞。
- 芳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纡朱:指穿着华丽的衣裳。
- 同心人:指心意相通的人,这里指妻子。
- 山海会崩竭:比喻极端的变化或终结。
诗词背景:
作者张耒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悼逝》是他在妻子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回忆与妻子的共同经历,展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结发为夫妇,少年共饥寒”描绘了夫妻年轻时的艰辛生活,而“秋风摧芳蕙,既去不可还”则象征了妻子的去世,无法挽回。诗人通过“滴我眼中血,悲哉摧肺肝”等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内心的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 “结发为夫妇,少年共饥寒”:开篇即点明夫妻关系和共同经历的艰辛。
- “我迂趋世拙,十载困微官”:自述性格和官职的困境。
- “男儿不终穷,会展凌风翰”: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抱负。
- “相期脱崎岖,一笑纾艰难”:期待摆脱困境,以笑面对艰难。
- “秋风摧芳蕙,既去不可还”:象征妻子的去世,无法挽回。
- “滴我眼中血,悲哉摧肺肝”: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内心的悲痛。
- “儿稚立我前,求母夜不眠”:描绘孩子们对母亲的思念。
- “我虽欲告之,哽咽不能言”:表达诗人因悲痛而无法言语。
- “积金虽至斗,纡朱走华轩”:即使财富丰厚,也无法弥补失去妻子的痛苦。
- “失我同心人,抚事皆悲酸”:失去心爱的人,面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悲伤。
- “积日而成时,积时更成年”:时间的流逝,岁月的积累。
- “山海会崩竭,音容永茫然”:极端的变化或终结,音容永远消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风摧芳蕙”比喻妻子的去世。
- 拟人:如“秋风摧芳蕙”中的“摧”赋予秋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结发为夫妇,少年共饥寒”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已故妻子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回忆与妻子的共同经历,展现了深厚的感情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诗中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对未来的希望,传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秋风摧芳蕙”:象征妻子的去世,无法挽回。
- “滴我眼中血”: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内心的悲痛。
- “儿稚立我前”:描绘孩子们对母亲的思念。
- “积金虽至斗”:即使财富丰厚,也无法弥补失去妻子的痛苦。
- “山海会崩竭”:极端的变化或终结,音容永远消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风摧芳蕙”比喻了什么? A. 妻子的去世 B. 秋天的到来 C. 生活的艰难 D. 财富的积累
-
诗中“结发为夫妇”指的是什么? A. 结婚 B. 共同生活 C. 共同经历困难 D. 共同追求理想
-
诗中“男儿不终穷”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对已故妻子的怀念。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表达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张耒《悼逝》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感慨,而苏轼的词则更侧重于对梦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和李清照的词作,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