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6:50: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其二 张耒 〔宋代〕
老去尘怀痛洗煎,虚舟不系任回沿。 寸心若变有如日,万事不忧终在天。 莫为饥寒弃南亩,须知穮蓘有丰年。 桃符侲子喧闾巷,又向江城十岁捐。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岁增长,尘世的烦恼被我痛快地洗涤,如同无法系住的虚舟随波逐流。 内心的变化如同太阳般明显,对于世事我不再忧虑,因为一切终究由天定。 不要因为饥寒而放弃耕作,要知道辛勤耕耘终将迎来丰收之年。 街头巷尾,孩子们手持桃符欢声笑语,我又在江城度过了十年。
注释:
- 尘怀:尘世的烦恼。
- 虚舟:比喻心境超脱,不受拘束。
- 回沿:随波逐流。
- 寸心:指内心。
- 穮蓘:耕作。
- 桃符:古代春节期间挂在门上的桃木板,用以驱邪。
- 侲子:儿童。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他在病中家居时所作,通过五首长句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中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张耒在病中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超脱尘世的豁达情怀。首句“老去尘怀痛洗煎”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烦恼的深刻认识和决心洗涤的决心。接下来的“虚舟不系任回沿”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心境的超脱和随遇而安的态度。诗中“寸心若变有如日”一句,用太阳的变化来比喻内心的变化,形象生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辛勤耕耘的肯定,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 老去尘怀痛洗煎: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烦恼的深刻认识和决心洗涤的决心。
- 虚舟不系任回沿:比喻心境超脱,不受拘束,随波逐流。
- 寸心若变有如日:用太阳的变化来比喻内心的变化,形象生动。
- 万事不忧终在天: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认为一切由天定。
- 莫为饥寒弃南亩:劝诫人们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耕作。
- 须知穮蓘有丰年:强调辛勤耕耘终将迎来丰收之年。
- 桃符侲子喧闾巷:描绘了春节期间孩子们的欢乐场景。
- 又向江城十岁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舟不系”比喻心境超脱,“寸心若变有如日”比喻内心的变化。
- 对仗:如“老去尘怀痛洗煎”与“虚舟不系任回沿”,“莫为饥寒弃南亩”与“须知穮蓘有丰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超脱尘世,乐观面对生活。作者通过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超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以及对辛勤耕耘的肯定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虚舟:比喻心境超脱,不受拘束。
- 日:比喻内心的变化。
- 南亩:比喻耕作。
- 桃符侲子:描绘了春节期间孩子们的欢乐场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虚舟不系任回沿”中的“虚舟”比喻什么? A. 心境超脱 B. 随波逐流 C. 不受拘束 D. 以上都是
-
诗中“寸心若变有如日”中的“日”比喻什么? A. 内心的变化 B. 太阳 C. 时光流逝 D. 以上都是
-
诗中“莫为饥寒弃南亩”中的“南亩”比喻什么? A. 耕作 B. 农田 C. 生活 D. 以上都是
答案: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其二》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但张耒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超脱尘世的豁达情怀,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宋代诗歌有深入的解读。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