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花字)》

时间: 2025-01-19 20:13:47

河滨上巳,洛汭春华。

碧池涵日,翠斝澄霞。

沟垂细柳,

岸拥平沙。

歌莺响树,舞蝶惊花。

云浮宝马,水韵香车。

熟记行乐,淹留景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花字)
作者:韩仲宣

河滨上巳,洛汭春华。
碧池涵日,翠斝澄霞。
沟垂细柳,岸拥平沙。
歌莺响树,舞蝶惊花。
云浮宝马,水韵香车。
熟记行乐,淹留景斜。

白话文翻译

在河边的时节已是三月三,洛水旁春花烂漫。
碧绿的池水映着阳光,翠绿的酒杯清澈如霞。
河沟边细柳低垂,岸边平沙轻拥。
黄莺在树上欢快歌唱,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云间浮动着宝马,水边涌动着香车。
尽情享乐,留连忘返在这斜阳下的美景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河滨:河流的边缘。
  • 洛汭:指洛水,古代著名的河流。
  • 碧池:清澈的池水。
  • 翠斝:绿色的酒杯,代表美酒。
  • 沟垂细柳:形容柳树的枝条细长下垂。
  • 拥平沙:沙滩平坦如拥抱。
  • 歌莺:黄莺在歌唱。
  • 舞蝶:蝴蝶在翩翩起舞。
  • 云浮宝马:浮云间奔驰的马匹。
  • 水韵香车:水边的香车。

典故解析

  • 三月三:古代春节之后的一个重要节日,多在春天欢庆,象征着春的生机与活力。
  • 洛水:源自《诗经》中的美丽河流,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仲宣,唐代诗人,字良臣,少有文采,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的宴会,表达了诗人在王明府山亭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春天的美好气候和自然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意在展现春日的欢乐与轻松。

诗歌鉴赏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花字)》是一首描绘春日宴会场景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与宴会的欢乐气氛。诗的开篇便通过“河滨上巳,洛汭春华”引入春天的主题,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诗人运用“碧池涵日,翠斝澄霞”描绘池水与阳光的交融,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美。细柳低垂、平沙拥岸的描写,渗透着春天的柔美与安宁。

在“歌莺响树,舞蝶惊花”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鸟儿的歌唱与蝴蝶的舞蹈,仿佛让人感受到春的脉动与欢乐。后半部分“云浮宝马,水韵香车”则将宴会的奢华与自然的美结合,展现出一种洒脱与享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唐代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滨上巳,洛汭春华: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河边的春花盛开。
  • 碧池涵日,翠斝澄霞:池水清澈,如同阳光下的美酒,映衬出春天的明媚。
  • 沟垂细柳,岸拥平沙:细柳垂下,沙滩平坦,渲染出一种宁静的环境。
  • 歌莺响树,舞蝶惊花:鸟儿歌唱,蝴蝶翩翩,生动呈现春日的活力。
  • 云浮宝马,水韵香车:描绘宴会上的华丽场景,营造出一种富贵与雅致。
  • 熟记行乐,淹留景斜:表达醉心于美景与欢乐的情感,渴望留住这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池涵日”暗示水面如镜,映照阳光的美。
  • 拟人:如“歌莺响树”,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使自然更加生动。
  • 对仗:如“沟垂细柳,岸拥平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乐趣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代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华: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碧池:水的清澈代表着纯净与美。
  • 细柳:柳树的柔软象征着温柔与灵动。
  • 歌莺:黄莺的歌声象征着快乐与欢愉。
  • 云浮宝马:云与马的结合,象征着自由与奢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滨上巳”指的是哪一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碧池涵日,翠斝澄霞”中“翠斝”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花瓶
    • C. 书卷
    • D. 碗
  3. 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凄凉
    • B. 热闹与奢华
    • C. 寂静
    • D. 朴素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韩仲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前者更侧重于描绘春日的欢快与宴会的热闹,而后者则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感。两首诗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意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多样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