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成遗老斋二首》

时间: 2025-01-01 14:30:42

花时懒出伴游人,暑雨深藏养病身。

新宅丁丁厌斤斧,旧书寂寂卷垘尘。

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敛浮根付一真。

遗老斋成谋宴坐,澹然无语接来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成遗老斋二首
作者: 苏辙

花时懒出伴游人,
暑雨深藏养病身。
新宅丁丁厌斤斧,
旧书寂寂卷垘尘。
久将生事累诸子,
顿敛浮根付一真。
遗老斋成谋宴坐,
澹然无语接来宾。


白话文翻译:

在花开的季节,我懒得外出与游人作伴,
在炎热的夏雨中,我深藏在家中养病。
新居的装修让我厌倦了木工的锤声,
旧书在角落里静静地积满了灰尘。
我常常为琐事而烦恼,影响到我的儿子们,
现在我决定收起那些浮华的事物,专注于一件真实的事情。
遗老斋已经建成,准备宴请来访的宾客,
我淡然无语,静静地接待他们。


注释:

  • 懒出: 不愿意出门。
  • 伴游人: 陪伴游玩的人。
  • 丁丁: 形容锤子敲打声。
  • 斤斧: 这里指代木工工具。
  • 寂寂: 安静,寂静。
  • 卷垘尘: 指书籍被灰尘覆盖。
  • 生事: 指繁杂琐事。
  • 浮根: 浮华的根基,指不实在的东西。
  • 一真: 唯一真实的东西。

典故解析:

  • 遗老斋: 指的是作者所建的书斋,象征着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暑雨: 暑夏中常见的降雨,暗示作者生活在一个炎热而湿润的环境中。
  • 新宅: 反映出作者对新居的厌倦,象征着物质生活的繁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诗文清新、议论深刻著称,作品多涉及生活哲理与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辙晚年,他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和个人生活的困扰后,选择隐居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表达对浮华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以“花时懒出伴游人”道出对外界繁华的倦怠,表现了苏辙对游乐生活的无奈与拒绝;“暑雨深藏养病身”则暗示了他身体的虚弱和精神的沉静。接着,诗中通过新宅的“丁丁”声与旧书的“寂寂”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物质繁杂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久将生事累诸子”,显示出他对儿女的关心与期望;“顿敛浮根付一真”则是对生活重心的重新审视,明确了追求真实与内心安宁的重要性。在最后的“澹然无语接来宾”中,诗人呈现出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表现了内心的从容与淡泊。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外向内,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内心的追求,体现了苏辙深厚的人生哲理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花时懒出伴游人:花开时节,作者懒得出门与游人作伴,表现出对外界的冷漠。
    2. 暑雨深藏养病身:在炎热的夏雨中,他选择隐居,养病。
    3. 新宅丁丁厌斤斧:新居的木工声让他感到厌倦,象征着繁琐的生活。
    4. 旧书寂寂卷垘尘:旧书上落满灰尘,表示对知识的忽视。
    5. 久将生事累诸子:长久以来琐事缠身,影响了子女。
    6. 顿敛浮根付一真:决定放下浮华,追求真实。
    7. 遗老斋成谋宴坐:书斋建成,准备宴请来客。
    8. 澹然无语接来宾:淡然无语地接待宾客,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比:新宅的喧闹与旧书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内心的反差。
    • 象征:新宅与旧书象征着物质与精神的不同追求。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繁华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花时: 代表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象征着外界的诱惑。
  • 暑雨: 暑热的夏雨象征着生活中的烦躁与压迫。
  • 新宅: 物质生活的象征,反映出生活的繁杂。
  • 旧书: 知识的象征,代表着精神世界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时懒出伴游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厌倦
    C. 热情

  2. “新宅丁丁厌斤斧”中的“丁丁”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锤击声
    C. 风声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物质享受
    B. 渴望内心宁静
    C. 享受社交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早发白帝城》 李白: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苏轼《定风波》:二人同为宋代诗人,但苏轼更注重于对外部世界的描绘,而苏辙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反思,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取向。

参考资料:

  • 《苏辙诗文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