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游小云居》
时间: 2025-01-01 14:50: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次韵游小云居
作者: 苏辙 〔宋代〕
溪上浮花片片轻,
溯流登岸得山行。
僧房幽绝云居小,
春日阴睛野色明。
永远林栖真有道,
溺沮耕养亦忘情。
此身此意何年遂,
空使常谈笑老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溪边的美丽景象。溪水上漂浮着轻盈的花瓣,我顺着水流登岸,开始在山中行走。远处的僧舍幽静而隐蔽,正是小小的云居。春日时分,阴晴交替,野外的景色显得格外明亮。真正向往林间隐居的人,追求的是真正的道理,沉醉于田园耕作的人,也同样忘记了尘世的烦恼。可是,身心的渴望究竟要等到何年才能实现呢?归根结底,我们也只是常常开怀大笑着走过了老年。
注释:
- 浮花:指漂浮在水面上的花瓣。
- 溯流:逆流而上,顺着水流的方向。
- 僧房:寺庙中的房舍,隐喻清幽的居住环境。
- 云居:指隐居在山中,远离尘世的生活。
- 林栖:在树林中栖息,隐居于自然之中。
- 沮耕养:意指沉浸在田园生活中,忘却世俗的烦恼。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林栖”,可以与道家思想相联系,强调隐逸生活的理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与弟弟共同以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而闻名,作品风格典雅、深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游览小云居时,反映了他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前四句描绘了溪水、花瓣、山行和僧舍,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图。诗中的“永远林栖”提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道理的追求。而后四句则转向了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是“此身此意何年遂”,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溪上浮花片片轻:溪水上漂浮着轻盈的花瓣,给人以轻柔的感觉。
- 溯流登岸得山行:我逆流而上,登岸在山间漫步,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向往。
- 僧房幽绝云居小:隐秘的僧舍,小而幽静,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春日阴睛野色明:春日的阴晴变化中,野外的色彩显得格外鲜明,生机勃勃。
- 永远林栖真有道:真正的隐居生活是追求道理的,强调了道的价值。
- 溺沮耕养亦忘情:沉浸于耕作的人同样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 此身此意何年遂:身心的理想生活究竟何时才能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
- 空使常谈笑老生:最终只是在时光中,常常开怀大笑,流露出对人生的淡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相结合,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的整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 花瓣:代表美好的瞬间与生命的轻盈。
- 僧舍: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理想生活。
- 山行:体现追求自然与自我实现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
- A) 苏轼
- B) 苏辙
- C) 陶渊明
- D) 李白
-
诗中提到的“僧房”主要指什么?
- A) 书房
- B) 寺庙中的房舍
- C) 乡间的农舍
- D) 画室
-
诗中提到的“林栖”意味着什么?
- A) 在城市生活
- B) 隐居于森林
- C) 远行游历
- D) 寻找财富
答案:
- B) 苏辙
- B) 寺庙中的房舍
- B) 隐居于森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苏辙的诗歌在意象上更加清新,情感上则更为淡然,二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苏辙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