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时间: 2025-01-01 18:04:46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

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

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
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
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白话文翻译

在十五的月夜,桂树的香气弥漫,正值蓂花盛开的时节。
清亮的月光下,飞鸟在水面上映出影子,新影儿仿佛学着娇媚的蛾眉。
皎洁的月光照在窗外,透过薄薄的帷幕显得格外玲珑。
我希望能和心爱的客人一起在这清冷的夜晚欢聚玩耍。

注释

字词注释

  1. :指桂树,常用来象征高洁和思念。
  2. :指蓂花,即一种植物,象征青春与美丽。
  3. 清辉:指清澈的月光。
  4. 飞鹊:指在夜空中飞翔的喜鹊,象征吉祥。
  5. 皎洁:形容光亮而洁白。
  6. 疏牖:形容窗子稀疏,透光。
  7. 玲珑:形容精巧细致。
  8. 爱客:指心爱的朋友或爱人。
  9. :意为玩乐。

典故解析

  • 三五:指农历十五的月亮,正值中秋。
  • 蛾眉:形容美人的眉目,通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表现诗人对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701年-约765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河南人。李峤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其诗作多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月圆之夜,诗人通过对月亮及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心爱之人共度良宵的愿望。唐代正值盛世,诗人借助月色的美丽,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社会的和谐美好。

诗歌鉴赏

李峤的《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以清丽的月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夜晚场景。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月亮的明亮和夜色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清新的氛围。诗的开篇,桂树的香气与盛开的蓂花交织,展现出自然之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月光下飞翔的喜鹊,水面映出的影子如同娇媚的眉目,传达出一种灵动而生动的情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描绘了月光透过窗帘的细腻情景,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爱之人共度良宵的渴望。最后一句“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展现了唐代文学中常见的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不仅有优美的意象,还有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李峤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桂满三五夕:在月亮最圆的十五天,桂树花香四溢。
  2. 蓂开二八时:此时正值蓂花盛开的时期,象征青春与美丽。
  3. 清辉飞鹊鉴:清亮的月光映照下,飞翔的喜鹊在水面上留下影子。
  4. 新影学蛾眉:那影子仿佛学着美人的娇媚眉目,生动而灵动。
  5. 皎洁临疏牖: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外,透过窗户显得格外晶莹。
  6. 玲珑鉴薄帷:薄薄的帷幕下,月光映出玲珑的光影。
  7. 愿言从爱客:我希望与你这位爱人共享这一美好时光。
  8. 清夜幸同嬉:愿在这清冷的夜晚,与你一同欢笑玩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影学蛾眉”,将影子比作美人,形象生动。
  • 对仗:如“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展现诗歌的工整和韵律美。
  • 拟人:将飞鹊的影子描绘得如同人类的动作,增加了情感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作者通过对月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夜晚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月亮:象征着纯洁、思念和团聚。
  2. :象征高洁和思念,常与中秋相关。
  3. 飞鹊:象征吉祥与美好。
  4. 蓂花:代表青春与美丽。
  5. :象征着内心的渴望和外界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桂”指的是哪种树? A. 杨树
    B. 桂树
    C. 桃树
    D. 橙树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清辉”指的是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夜晚的厌恶。(对/错)

答案

  1. B. 桂树
  2. 月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写月夜的思乡情。
  • 《月下独酌》李白:表达对月亮的感慨和孤独的情绪。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思乡之情,但李峤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对月亮的描写也承载着浓浓的思念,但情感更加沉重。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对月亮的不同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