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示七泉》
时间: 2025-01-06 08:44: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底无馀子。任峨峨雄冠剑佩,望之非似。虎帐销沈英雄气,胠箧穿窬流耳。遍鼙鼓哀鸿千里。天下都无干净土,笑鸡虫蛮触纷如此。荣与辱,一弹指。中原立马情何止?且休论重瞳项羽,斩蛇刘季。纵有丹青千秋在,败贼成王而已。又几度冲冠裂眦。无限江山休别去,待回头收拾君须记。长啸也,叱龙起。
白话文翻译:
全诗意为:眼中已经没有多余的东西。任凭那雄伟的王冠和佩剑,望去却不是那么一回事。虎帐里消磨了英雄的气概,衣着褴褛,耳边流淌着隐秘的消息。四处都是战鼓声和哀鸣声,整个天下没有一寸干净的土地,笑看那些鸡虫小事,真是纷扰不已。荣华与耻辱,转瞬即逝。中原大地上骑马的豪情何止如此?且不论重瞳的项羽,斩蛇的刘季。即便有千秋的丹青留存,最终也不过是败贼成王而已。又要多少次愤怒冲冠,双目裂眦?无限的江山不必别去,等回过头来整理一切,你须记住。长啸一声,叱咤风云。
注释:
- 余子:多余的东西,此指无所依托的状态。
- 峨峨雄冠剑佩:形容气势雄伟的王冠和佩剑。
- 虎帐:指军营或大帐,常用来形容豪杰之地。
- 销沈:消磨、消退。
- 胠箧穿窬:形容衣衫褴褛、流露隐秘之事。
- 鼙鼓哀鸿:战鼓和哀鸣的声音。
- 荣与辱:荣华与耻辱。
- 重瞳项羽,斩蛇刘季:典故,项羽被称为“重瞳”,刘季斩蛇为功,二者都曾是英雄。
- 丹青千秋:指画作留存千秋的美名。
- 冲冠裂眦:形容愤怒至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字子文,号少华,晚号梦溪。生平以诗词见长,对咏史抒怀有独到见解,常借古喻今,作品中体现出对社会时局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历史英雄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及个人理想的无奈。
诗歌鉴赏:
《金缕曲 示七泉》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历史英雄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荣辱兴亡的思考。开篇“眼底无馀子”,便带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失望,接着描绘了雄伟的外表与内心的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借助“虎帐”和“军营”的意象,唤醒了人们的英雄气概,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天下都无干净土”,表达了对社会动乱的愤慨,似乎在讽刺当下的纷扰不休。接下来的“荣与辱,一弹指”,则强调了人生的无常,荣华富贵转瞬即逝,令人感慨。诗人进一步提到“重瞳项羽,斩蛇刘季”,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对,表明即使是英雄也难逃历史的轮回,最终的结局不过是“败贼成王而已”。
最后,诗人以“长啸也,叱龙起”结束,似乎在呼唤一种理想与激情,尽管身处乱世,内心仍然渴望一场英雄的回归。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眼底无馀子:眼中无余,似乎表明内心的空虚。
- 任峨峨雄冠剑佩,望之非似:外表的威仪与内心的失落形成对比。
- 虎帐销沈英雄气:英雄的气概被消磨殆尽。
- 胠箧穿窬流耳:衣衫褴褛,隐秘的消息流传。
- 遍鼙鼓哀鸿千里:四方都是战鼓声与哀鸣声,暗示战乱。
- 天下都无干净土:整个天下没有一处干净的土地。
- 笑鸡虫蛮触纷如此:形容小事纷扰不休。
- 荣与辱,一弹指:荣华与耻辱转瞬即逝。
- 中原立马情何止:豪情壮志何其深厚。
- 且休论重瞳项羽,斩蛇刘季:不再讨论历史英雄,表明时局的无奈。
- 纵有丹青千秋在,败贼成王而已:即使有千秋的名声,最终结果也只是成王败贼。
- 又几度冲冠裂眦:多少次愤怒冲冠,眼眶裂开。
- 无限江山休别去:无限的江山不必离去,暗示对故土的留恋。
- 待回头收拾君须记:希望回首时能整理一切,提醒自己。
- 长啸也,叱龙起:长声一啸,仿佛能唤起英雄气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荣与辱,一弹指”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重瞳项羽,斩蛇刘季”,形成对比。
- 夸张:如“遍鼙鼓哀鸿千里”,形容战乱的广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强调了荣华与耻辱的短暂,呼唤对理想与英雄气概的渴望。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示出英雄虽伟大,但终究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雄:象征着理想与奋斗。
- 江山:代表国家与故土的情感。
- 虎帐:军营,象征着战争与斗争。
- 荣辱:反映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重瞳”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刘邦
B. 项羽
C. 曹操
D. 诸葛亮 -
“天下都无干净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B. 对社会动乱的愤慨
C. 对历史的怀旧
D. 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荣与辱,一弹指”意指什么? A. 荣华富贵转瞬即逝
B. 英雄的伟大
C. 个人的悲剧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居易
诗词对比:
- 与《登高》比较:两首诗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金缕曲》更多地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而《登高》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袁克文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