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言天去远,山上有楼台。
峰色引溪色,共入茱萸杯。
行当登泰山,云扫日月开。
柏乌与城乌,两处休鸣哀。
白话文翻译:
谁说天远在天边,山上竟有楼台。
山峰的颜色映衬着溪水的颜色,一同倒入茱萸的杯中。
我应该去登泰山,云雾散去,日月光明。
城里的乌鸦与山里的乌鸦,在两个地方都停止哀鸣。
注释:
- 茱萸杯: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代人们在重阳节时会饮用茱萸酒,象征健康长寿。
-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着高大、巍峨,古人常以登高来寄托情感。
- 柏乌与城乌:指的是两种乌鸦,分别栖息于柏树和城市中,反映出不同的环境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与陆游、李清照同为南宋著名的文人。其风格清新脱俗,常用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京东的马殿院,借助大自然的景色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九日陪京东马殿院会叠嶂楼》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的古诗,通过描写山水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诗的开头用“谁言天去远”来反驳常人认为的遥远,实际上,山上的楼台近在眼前,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峰色引溪色”的比喻,描绘出山峰与溪水的和谐,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交融,暗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行当登泰山”则是诗人志向的体现,表达了他渴望攀登高峰、追求理想的决心,云扫日月开的描写,更生动地展现了开阔的视野与心胸。而最后两句中的“柏乌与城乌”,则通过乌鸦的存在,表达了生活中的不同境遇和情感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世态的观察与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梅尧臣深厚的诗歌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言天去远:反驳人们认为的遥远,实际上人与自然是可以亲近的。
- 山上有楼台:指自然中的人造建筑,表明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 峰色引溪色:山峰的颜色与溪水的颜色相互映衬,展现了灵动的自然美。
- 共入茱萸杯:借饮酒的方式表达对节日的庆祝,同时也寄托了长寿的愿望。
- 行当登泰山:表达了对高峰的向往,象征着理想与抱负。
- 云扫日月开:描绘了登高后景象的开阔,寓意视野的拓展。
- 柏乌与城乌:代表不同环境中的生命,反映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两处休鸣哀:表明了忧伤的情感在不同环境中的消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峰色引溪色”,用颜色的对比增添了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云扫日月开,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景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台:象征着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结合。
- 茱萸:寓意长寿与健康,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峰与溪:分别象征稳重与灵动,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谁言天去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远方的向往
- B. 对自然的亲近
- C. 对生活的失望
-
“行当登泰山”中“泰山”象征什么?
- A. 高尚的品质
- B. 理想与抱负
- C. 人生的旅途
-
诗中的茱萸杯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酒的美味
- B. 长寿与健康
- C. 友谊的象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梅尧臣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抒发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两者在表达情感时采用了不同的意象与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