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日步东园三首》

时间: 2025-01-01 17:33:17

五出桃花千叶绯,团栾绕树间芳菲。

攀来欲折还休去,看到残红教自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出桃花千叶绯,团栾绕树间芳菲。
攀来欲折还休去,看到残红教自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桃花绽放,千叶如绯,团团围绕在树间,花香四溢。我想要去攀折花朵,但一想到花已经开始凋零,便又停下了手,目送着残落的花瓣随风飘散。

注释

  • 五出:指桃花的花瓣数量,形容桃花盛开。
  • 千叶绯:形容桃花的颜色鲜艳,如绯红。
  • 团栾:团团围绕,形容花朵繁盛。
  • 芳菲:花香四溢的意思。
  • 攀来欲折:想要攀爬来折取花朵。
  • 残红:指已经凋零的花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桃花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桃花的凋零不仅表达了美丽事物的易逝,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籍,南宋著名诗人,生于江西。以诗、词、文俱佳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真切著称。其诗风受王维等人的影响,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中和节日步东园三首》是杨万里在春日游园时所作,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诗中描绘的桃花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重视春游、踏青的风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春天桃花绽放的美丽景象。开头两句用“千叶绯”描绘了桃花的艳丽,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而“团栾绕树间芳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感,仿佛置身于香气四溢的桃花林中,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诗的转折之处则通过“攀来欲折还休去”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尽管心中渴望,却因对花朵短暂生命的感悟而止步。最后一句“看到残红教自飞”,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残红随风飘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凋零,让人不禁感到一丝惆怅。这首诗在生动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出桃花千叶绯:桃花绽放,鲜艳如绯的花瓣层层叠叠。
  2. 团栾绕树间芳菲:花朵团团围绕在树间,散发出芳香。
  3. 攀来欲折还休去:想要攀爬到树上去折花,但又停下了手。
  4. 看到残红教自飞:看到已经凋零的花瓣随风飘散,心中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的颜色比作绯红,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对称,形成了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的美丽与凋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代表着青春与希望。
  • 芳菲: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残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2.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梅花
    • B. 桃花
    • C. 荷花
  3. 诗人在想要折取桃花时,为什么停下了手?

    • A. 因为花朵太高
    • B. 因为花已经残败
    • C. 因为被风吹走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by 杜甫:同样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桃花源记》by 陶渊明: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场景。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杨万里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常常融入社会背景与历史哲思。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