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吟》

时间: 2025-01-14 21:16:41

何事感人深,求之无处寻。

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

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逍遥吟 何事感人深,求之无处寻。 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 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诗中,“何事感人深”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深刻感受,但“求之无处寻”则表明这种感受难以捉摸。接着,“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描绘了诗人掌握宇宙间阴阳两仪的从容,对万物变化漠不关心。后两句“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比喻在平凡中发现不凡,而“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深奥道理的沉思。

注释:

  • 两仪:指天地或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
  • 万化:指万物变化。
  •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比喻在平凡中发现珍贵之物。
  • 沉吟:深思。

诗词背景:

作者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逍遥吟》反映了邵雍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诗中“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宇宙间阴阳两仪的掌握,以及对万物变化的漠不关心,体现了道家思想的逍遥自在。后两句“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在平凡中发现不凡的哲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事感人深,求之无处寻: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事物的深刻感受,但这种感受难以捉摸。
  2. 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诗人掌握宇宙间阴阳两仪的从容,对万物变化漠不关心。
  3.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比喻在平凡中发现珍贵之物。
  4. 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深奥道理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通过比喻,表达了在平凡中发现不凡的哲理。
  • 对仗:“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沉思。

意象分析:

  • 两仪:象征宇宙间的阴阳,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掌握。
  • 石里藏玉,砂中得金:象征在平凡中发现不凡,体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两仪”指的是什么? A. 天地 B. 阴阳 C. 日月 D. 四季

  2.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比喻什么? A. 在平凡中发现不凡 B. 在困难中寻找希望 C. 在变化中寻找稳定 D. 在混乱中寻找秩序

  3. 诗的最后一句“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感受 B. 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沉思 C. 诗人对万物变化的漠不关心 D. 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物吟》:邵雍的另一首诗,同样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一本关于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