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此诗为子》
时间: 2025-01-17 10:47: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未省为人忙,贫贱安闲气味长。
粗免趋时头似葆,稍能忍事腹如囊。
简书见迫身今老,樽酒闻呼首一昂。
欲挹天河聊自洗,尘埃满面鬓眉黄。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从未真正审视过人们的忙碌,反而觉得贫贱的生活让人安闲,气质长存。
我粗略地避免去追逐时尚,头发像是保守的老者;
稍微能够忍受烦恼,肚子就像一个包裹。
简书的内容逼迫我年华渐老,酒樽的呼喊让我不由自主地昂起头。
我想要饮一口天河的甘露来洗净自己,然而满脸的尘埃和白发已让我感到沧桑。
注释
- 未省:未曾审视、领悟。
- 贫贱:贫穷而低贱的生活。
- 气味:气质和修养。
- 粗免:粗略地避免。
- 头似葆:头发像是老人的。
- 腹如囊:肚子像一个包裹,形容能忍受。
- 简书:指简陋的书信或文稿。
- 樽酒:酒杯,指酒。
- 挹天河:饮取天河的水,象征洗涤心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反映出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心境较为豁达,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世繁忙的反思,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从容和淡泊。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是一首体现其独特人生哲学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平生未省为人忙”引入,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繁忙的无奈与冷静。这里,苏轼并不以忙碌为荣,而是对这种忙碌生活的质疑,透出一种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贫贱安闲气味长”,这是他对生活态度的升华,反映出他认为安闲的贫贱生活更能培养人的气度和修养。这里的“安闲”二字,恰恰是苏轼在逆境中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既是对物质贫乏的接受,也是对内心富足的追求。
在中间的两句中,苏轼用“粗免趋时头似葆”和“稍能忍事腹如囊”来形容自己的处世态度,意在表明他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一种更为稳重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自我设定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对世俗的超脱。
最后两句,诗人渴望“欲挹天河聊自洗”,表达了他希望通过洗净心灵来摆脱尘世的纷扰和沧桑的感受。整首诗不仅是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对自我内心的深刻反思,充分体现了苏轼的哲学思想和诗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未省为人忙:诗人一生没有认真体会人们的忙碌。
- 贫贱安闲气味长:反而觉得贫穷和安闲的生活更有气质。
- 粗免趋时头似葆:粗略地不追求时尚,外表却显得苍老。
- 稍能忍事腹如囊:稍微能够忍耐烦恼,内心却像一个包裹。
- 简书见迫身今老:简陋的书信让我意识到自己已年老。
- 樽酒闻呼首一昂:听到酒杯的呼喊,不由得抬起头。
- 欲挹天河聊自洗:想要饮取天河的水来洗净自己。
- 尘埃满面鬓眉黄:然而满脸的尘埃和白发让我感到沧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肚子比作“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忍耐的状态。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尘埃满面鬓眉黄”夸大了岁月的沧桑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对比贫贱与繁忙,苏轼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对内在修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河: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纯洁,代表着诗人向往的心灵洗涤。
- 尘埃:指世俗的纷扰与生活的琐碎,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感受。
- 酒樽:象征着放纵与欢愉,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忙碌生活的看法? A. 赞美
B. 质疑
C. 忽视 -
“尘埃满面鬓眉黄”中的“尘埃”象征什么? A. 生活中的琐事
B. 诗人的成就
C. 自然的美好 -
诗中提到的“天河”主要代表了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心灵的洗涤
C. 社会地位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
- 王维的《终南山》:呈现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探讨了人生哲学,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异,苏轼更显豁达,白居易则更多了几分感伤。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