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和吕贞白来词原韵三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8 01:34: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和吕贞白来词原韵三首 其四
作者: 吴湖帆
可是嫦娥触晦芒。
夜深疑雨度长廊。
三都纵得从容赋,
众异旁通急就章。
空啸傲,且徜徉。
无凭诗酒向谁量。
閒将散发披襟处,
聊当温柔梦一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
月亮是嫦娥的影子,似乎触碰到了阴暗的光芒;夜深人静时,我怀疑雨水穿过了长廊。即使在三都的雅集中,我也能从容不迫地赋诗,然而众多的事情却迫使我急急忙忙地作章。空中我高声啸叫,心中傲然不羁,且在此处徜徉。没有人可以凭借诗酒来衡量我的情感;我悠闲地将散发披肩,聊以温柔的梦境度过一场夜晚。
注释
字词注释
- 嫦娥:月宫仙子,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
- 触晦芒:这里的“触”有接触的意思,“晦芒”指的是暗淡的光芒,暗指夜色中的月光。
- 三都:指的是古代文人聚集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雅集的场合。
- 旁通:旁边的通道,这里比喻各种不同的创作方式。
- 散发:指的是披肩的长发,通常用以表现一种闲适的状态。
- 温柔梦一场:意指在梦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典故解析
- “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仙女形象,常用来象征孤独、思念和美丽的月亮。
- “三都”可指古代著名的诗人聚会之地,象征雅集与文人之间的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梅溪,号渔舟,江苏人。吴湖帆是清代末期及民国初年的诗人和书画家,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风格融合古典与现代,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文化上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有着深刻思考。诗中浓厚的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沉思与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思考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嫦娥触晦芒”,不仅引入了月亮的意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夜深人静,诗人独自一人,怀疑雨水穿过长廊,这种孤独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中提到的“三都”,则是对文人聚会的美好回忆,诗人在这里能够从容地赋诗,然而现实的压力使他不得不急急忙忙地写作,表现了文人生活的矛盾与无奈。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空啸傲然,显示出他对生活的坚定态度,尽管周围环境复杂,他依然选择徜徉于自己的世界中,享受诗酒带来的温柔梦境。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吴湖帆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是嫦娥触晦芒:嫦娥的影子触碰到了昏暗的光芒,暗示夜晚的静谧和孤独。
- 夜深疑雨度长廊:夜深人静,诗人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疑虑,体现出一种孤独的思考。
- 三都纵得从容赋:在文人雅集中,即使能够从容地作诗,但诗人内心却感到不安。
- 众异旁通急就章:种种局促的事情迫使诗人急于写作,感受到生活的压力。
- 空啸傲,且徜徉:诗人高声啸叫,表现出一种不羁的态度,同时也在此处漫游,享受当下。
- 无凭诗酒向谁量:没有人可以用诗酒来衡量我的情感,表现出一种自我反思的孤独感。
- 閒将散发披襟处:在闲适的状态下,诗人披着长发,象征自由与放松。
- 聊当温柔梦一场:在梦中享受一场温柔的幻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比喻为月亮,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拟人:夜深时的“疑雨”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空啸傲,且徜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透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虽身在现实的纷扰中,却依然选择在诗酒中寻找温柔与梦境,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嫦娥:象征孤独、美丽与思念。
- 长廊:象征人生旅途的漫长与孤独。
- 诗酒:象征文人雅集的生活方式,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A. 人生的旅途
B. 孤独与美丽
C. 诗酒生活 -
诗人对“三都”的态度是?
A. 享受从容的赋诗
B. 忍受压力
C. 没有特别感受 -
诗中“无凭诗酒向谁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孤独与无奈
C. 忧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月亮的思考和孤独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反映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吴湖帆与李白在描写月亮时的不同:
- 吴湖帆的月亮更多体现孤独与思考,而李白的月亮则常常与豪情壮志相结合,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