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陵得郡西归,晓发梅根市,舟中望九华山》

时间: 2025-01-06 10:44:35

山外云浓白,峰头日浅红。

横拖一疋绢,直扫九芙蓉。

奔走来船里,提携入袖中。

寄言杜陵老,不用剪吴松。

意思解释

自金陵得郡西归,晓发梅根市,舟中望九华山

原文展示:

山外云浓白,峰头日浅红。
横拖一疋绢,直扫九芙蓉。
奔走来船里,提携入袖中。
寄言杜陵老,不用剪吴松。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山外,白色的云层浓厚,峰顶上日光微弱呈现出浅红色。
我在船上拖着一块绢帛,直接朝着九华山的方向扫去。
我在船里奔走,提起这片绢帛装入袖中。
我寄信给杜陵的老者,不必再去剪吴松了。

注释:

  • 云浓白:形容云层厚重,显得白色。
  • 日浅红:早晨的阳光微弱,映照出浅红色。
  • 横拖一疋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用绢帛描绘景色的情境。
  • 九芙蓉:指九华山,因山中有许多芙蓉花而得名。
  • 杜陵老:指杜甫,寓意他在世时的风采,可能是借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万里归途中,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九华山的向往与敬仰。诗的开头用“云浓白”和“日浅红”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以清新怡然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横拖一疋绢”这一独特的比喻,将舟中所见的景色如画卷般展开,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感受。在“奔走来船里,提携入袖中”中,诗人表达了对所见美景的珍视,仿佛要将它们永存于心。最后一句“寄言杜陵老,不用剪吴松”则是一种洒脱的表达,既有对好友的叮嘱,又透出一种对时光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内心的宁静,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外云浓白:描绘山外的云层厚重,给人以一种静谧的感觉。
    • 峰头日浅红:早晨的阳光刚刚升起,透出微弱的红光,象征着新的开始。
    • 横拖一疋绢:以绢帛比喻自然的景色,展现诗人的艺术感受。
    • 直扫九芙蓉:直接描绘九华山的美景,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奔走来船里,提携入袖中: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珍视与迫切之情。
    • 寄言杜陵老:向杜甫传达自己的心声,体现友情的深厚。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横拖一疋绢”,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云浓白”和“日浅红”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带来祥和的氛围。
  • :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艺术表达。
  • 九华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深厚底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华山”是哪个地方?

    • A. 安徽
    • B. 浙江
    • C. 四川
  2. 诗中“寄言杜陵老”是指谁?

    • A. 白居易
    • B. 杜甫
    • C. 王维
  3. 诗中的“云浓白”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暴风雨即将来临
    • B. 早晨的宁静
    • C. 夜晚的寒冷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自金陵得郡西归》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注重情感的内敛与哲理的思考,而杨万里则更为直白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