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越客》

时间: 2025-01-19 21:43:55

故国波涛隔,明时心久留。

献书双阙晚,看月五陵秋。

南棹何当返,长江忆共游。

定知钓鱼伴,相望在汀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越客
故国波涛隔,明时心久留。
献书双阙晚,看月五陵秋。
南棹何当返,长江忆共游。
定知钓鱼伴,相望在汀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寄托。诗人感叹故国的波涛将彼此隔开,自己在明朗的时光中仍旧心系家乡。向皇宫献书已是黄昏,望着五陵的明月,思绪在秋天中飘荡。南行的船何时才能归来,长江水畔令人怀念的游玩时光。想必与我钓鱼为伴的友人,正好在汀州的彼岸遥望着我吧。

注释:

  • 故国:指诗人自己的国家或家乡。
  • 波涛隔:比喻因距离而无法相见。
  • 明时:指明亮清晰的时光,表明思绪清晰。
  • 双阙:指皇宫的两个高阙,表示向朝廷进献书信。
  • 五陵:指的是古代帝王的陵墓,寓意对往昔的怀念。
  • 南棹:指南方的小船。
  • 长江:中国的著名河流,象征着回忆与游历。
  • 汀州:地名,位于今福建,象征友人的所在。

典故解析:

  • 五陵:五陵是古代帝王的墓地,象征着历史悠久和权力的象征。
  • 汀州:汀州在历史上曾是文人聚集的地方,诗人可能与友人的共同游玩经历与此地有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嘏(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是“王李杜白”之外的另一位重要诗人。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远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怀念,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

诗歌鉴赏:

《赠越客》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故国与明时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开篇提到“故国波涛隔”,暗示着地理上的遥远和心灵上的隔阂。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用“献书双阙晚”来描绘自己向朝廷献书的情景,象征着对政治的关注,同时也隐含着对故乡的牵挂。

接下来的“看月五陵秋”则将思绪引向历史的深邃,月亮的明亮与五陵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南棹何当返,长江忆共游”则是对过往友谊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南方小船归来的渴望,和对长江游玩的美好回忆,情感深邃而真挚。

整首诗语句凝练,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充满了唐诗特有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故国波涛隔:表达了与故乡的距离,波涛如同隔阂。
    2. 明时心久留:在美好的时光中,心中却仍然挂念着故乡。
    3. 献书双阙晚:黄昏时分向朝廷献书,内心惆怅。
    4. 看月五陵秋:望着月亮,思念古代帝王的陵墓,感叹时间的流逝。
    5. 南棹何当返:渴望南方的船何时能归来,象征着对过往的回忆。
    6. 长江忆共游:长江边的游玩回忆令人难忘。
    7. 定知钓鱼伴:猜测友人也在钓鱼,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8. 相望在汀州:与友人在汀州相望,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呼应。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献书双阙晚,看月五陵秋”,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 比喻:故国的波涛象征着隔阂,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故国与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友情和时光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波涛:象征着故乡的遥远与不易相见。
  • 明月:寄托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追忆。
  • 长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回忆的绵长。
  • 钓鱼:代表了与友人共同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波涛”象征什么? A. 友谊
    B. 隔阂
    C. 爱情
    D. 时间

  2. 诗人对“南棹”的期待是什么? A. 返回故国
    B. 归来与友人相聚
    C. 探索新地方
    D. 参与政事

  3. “献书双阙晚”中的“双阙”指的是什么? A. 两个朋友
    B. 两座山
    C. 两个高阙
    D. 两片海洋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赠越客》均描绘了自然景物与情感的交织,前者强调春天的美好与离愁,后者则更侧重于故国与友情的思念。两者在意象构建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赵嘏《赠越客》相关文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