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岭》

时间: 2025-01-01 12:43:09

凌空石磴三千丈,匝地瑶林百万花。

自有眼来方见此,直疑身山到仙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凌空石磴三千丈,
匝地瑶林百万花。
自有眼来方见此,
直疑身山到仙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岩石阶梯和遍地的瑶林花海,气势磅礴,令人震撼。只有亲自来到这里,才能真正领略到这一切的美丽,仿佛自己已经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

注释:

  • 凌空:形容高高耸立在空中。
  • 石磴:石头的阶梯,指山路或台阶。
  • 匝地:环绕大地,全覆盖的意思。
  • 瑶林:形容美丽的树林,瑶指美玉,象征珍贵和美好。
  • 自有眼来:需要亲自来看,才能真正理解。
  • 直疑:直接怀疑、感觉。

典故解析:

“仙家”一词一般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山林常常被描绘得如梦如幻,超脱于世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常常蕴含哲理,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云际岭》创作于李吕游历名山之际,写下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云际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热爱。开头“凌空石磴三千丈”,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的高耸,给人一种威严而壮丽的视觉冲击。接着“匝地瑶林百万花”,又通过丰富的色彩与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繁华与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全诗的情感渐进,前两句描绘自然景观,后两句则引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强调只有亲自体验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美妙,带有一种向往与追求的意味。这种从客观景象到主观体验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体悟。同时,诗中包含的“仙家”意象,更是将自然的美与道家思想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气韵生动,构图精巧,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凌空石磴三千丈: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示了高耸入云的岩石阶梯,凸显出山的雄伟。
  2. 匝地瑶林百万花:描绘遍地的美丽花林,营造出自然的繁华。
  3. 自有眼来方见此:指只有亲自来此,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份美丽,强调体验的重要性。
  4. 直疑身山到仙家: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色的惊叹,似乎自己已经达到了仙人的居所,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三千丈”、“百万花”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石磴”与“瑶林”,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超然。通过对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磴:象征坚硬的现实,暗示攀登的艰辛。
  • 瑶林:象征美好与珍贵,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繁荣。
  • 仙家:象征理想的境界与精神追求,反映了道家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吕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凌空石磴三千丈”中的“磴”指的是什么?

    • A. 岩石
    • B. 阶梯
    • C. 树林
    • D. 河流
  3. 本诗描绘的主要意象是?

    • A. 城市
    • B. 大海
    • C. 山水
    • D. 草原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静谧和宁静,与李吕的激情四溢形成对比。李吕强调了对自然的视觉冲击和精神的升华,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两首诗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中国古诗词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吕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