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德山》
时间: 2025-01-01 13:16: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割麦天气江流潢,沙滩渐没五尺强。
鼓师弄手百夫唱,竹索倒拽船低昂。
回头看山在林杪,孤峰一角浮图小。
画旗飘扬风转脚,羡煞估帆去如鸟。
朝天路远六千余,堂堂岁月间扫除。
遥与山灵结后约,再来颜鬓知何知。
白话文翻译:
在割麦的季节,江水流淌,波光粼粼,沙滩渐渐被淹没,水深有五尺多。鼓手在一旁打着节拍,百姓们齐声高歌,竹索把船拽得高高低低。回头望去,山峦在林木间显现出一角,孤独的山峰如小塔般浮现。画着旗帜的船在风中转动,令人羡慕的是那帆船如飞鸟般快速行驶。朝天的路途遥远,六千多里,漫长的岁月中一切都在清扫。遥想与山中的灵气结下的约定,下次再来时,容颜和白发又会如何呢?
注释:
- 割麦:指麦子成熟时的收割,描绘农忙的季节。
- 江流潢:潢,指水流的样子,形容江水波动的情景。
- 鼓师:指鼓手,负责打鼓伴奏,增强歌声的气氛。
- 竹索:用竹子编制的绳索,形容船只的牵引。
- 林杪:林木的顶端,形容遮掩的山峰。
- 浮图:佛塔的意思,象征孤独的高峰。
- 画旗:指画有图案的船帆,象征船只的美丽。
- 羡煞:表示极度羡慕的状态。
- 再来颜鬓知何知:表达对未来的未知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文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
《发德山》创作于黄文琛游历之际,可能是对乡村景象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在农忙时节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
诗歌鉴赏:
《发德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在割麦季节,江水流淌与船只穿行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割麦天气”引入背景,营造出一种生动的乡村气息,接着描绘了江水的潺潺与沙滩的变化,展现出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中间部分,鼓师的身影以及百夫共唱的场景,传达出村民们共同劳动的乐趣与和谐,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竹索牵引下的船只,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羡煞估帆”和“朝天路远”的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往的思考。诗的结尾更是引发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岁月无常的感慨,留下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在自然描写的基础上,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割麦天气江流潢:描绘农忙之际,麦子成熟的气候,江水波光粼粼。
- 沙滩渐没五尺强:沙滩逐渐被淹没,水位高出五尺,展现自然变化。
- 鼓师弄手百夫唱:鼓手伴奏,众人齐声歌唱,生动展现乡村的热闹场景。
- 竹索倒拽船低昂:竹索牵引着船只起伏,表现出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 回头看山在林杪:回头望去,山峦在树木的缝隙中显现,描绘出幽静的自然。
- 孤峰一角浮图小:孤独的山峰如小塔般矗立,象征高远与孤寂。
- 画旗飘扬风转脚:船帆迎风飘扬,形象生动,表现出速度与自由。
- 羡煞估帆去如鸟:赞美船只如飞鸟般轻快,表现出对自由出行的向往。
- 朝天路远六千余:朝天的方向遥远,六千多里的路途,象征人生的漫长。
- 堂堂岁月间扫除: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切都在不断清扫,更显时间的流逝。
- 遥与山灵结后约:与山中的灵气结下约定,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连接。
- 再来颜鬓知何知:期待再来时容颜与白发的变化,表达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比作飞鸟,展现速度与自由。
- 对仗:诗句之间的工整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麦子:象征丰收与希望。
- 山峰:象征高远理想与孤独追求。
- 船只:象征自由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割麦天气”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羡煞估帆去如鸟”中,诗人对船只的态度是? A. 羡慕
B. 嫉妒
C. 无所谓
D. 憎恨 -
诗的最后一句“再来颜鬓知何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岁月的无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侧重于内心的静谧。
- 李白《庐山谣》:通过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
- 《黄文琛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