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二妃庙》

时间: 2025-01-17 08:41:37

帝子灵祠古,秋风更寂寥。

门临湘水迥,路指舜陵遥。

宝瑟知何在,英魂不可招。

年年添泪竹,遗恨未应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江二妃庙
作者: 华镇 〔宋代〕

帝子灵祠古,秋风更寂寥。
门临湘水迥,路指舜陵遥。
宝瑟知何在,英魂不可招。
年年添泪竹,遗恨未应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湘江旁一座古老的庙宇,秋风萧瑟,显得更加寂寞。庙门面朝湘水,水流绵延,通往遥远的舜陵。那把珍贵的瑟乐器不知在何处,而英灵的魂魄却无法召唤回来。年复一年,竹子上添了泪水,这份遗恨似乎并未减轻。

注释:

  • 帝子: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通常与美丽的女子相关。
  • 灵祠:神灵的庙宇,表示对逝去英灵的祭祀。
  • 湘水:即湘江,流经湖南的一条重要河流。
  • 舜陵:指的是舜帝的陵墓,舜是中国古代的贤王。
  • 宝瑟: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与情感。
  • 英魂:指逝去的英雄的灵魂。
  • 泪竹:指竹子上沾染的泪水,象征着思念与哀伤。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了舜陵,舜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人物,以仁德著称。诗中提到的二妃庙,传说是为祭奠二妃而建,二妃指的是因爱而死的女子,体现了对逝去爱情和英灵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秋天常被赋予萧瑟、寂寥的情感,适合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哀伤。

诗歌鉴赏:

《湘江二妃庙》通过描绘湘江边的古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以“帝子灵祠古”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对历史的追思。接下来,秋风的“寂寥”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孤独,显现出对逝去的怀念之情。

“门临湘水迥,路指舜陵遥”两句,描绘了庙宇的位置,湘水流淌,遥远的舜陵让人心生向往,隐喻着历史的久远与无尽的思念。诗中“宝瑟知何在,英魂不可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法挽回的失落,情感愈发沉重。

最后“年年添泪竹,遗恨未应消”总结了全诗,传达了对逝去的英灵和情感的无尽思念,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哀悼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子灵祠古:古庙的遗址,暗示历史的悠久。
  2. 秋风更寂寥:秋风带来的孤独感,增添了氛围的悲凉。
  3. 门临湘水迥:庙门面朝湘江,水流与庙宇相映成趣。
  4. 路指舜陵遥:暗示遥远的历史,唤起对古代贤王的敬仰。
  5. 宝瑟知何在:对美好乐器的失落感,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缺失。
  6. 英魂不可招:英灵无法召唤,传达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7. 年年添泪竹:竹子上沾满泪水,象征着长久的思念与哀伤。
  8. 遗恨未应消:对过去的遗憾依旧未能消散,情感深沉而悠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门临湘水迥,路指舜陵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泪竹”,赋予竹子以情感,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追思,以及对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伤感。

意象分析:

  • 灵祠:象征着历史与信仰。
  • 湘水: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思念。
  • 秋风:象征孤独与萧瑟的情感。
  • 宝瑟:象征美好与失落。
  • 泪竹:象征思念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水”是指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D. 赣江

  2. “宝瑟知何在”中“宝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乐器
    C. 一种器皿
    D. 一种花

  3. 诗中提到的“年年添泪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哀伤
    C. 愤怒
    D. 失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和往昔的思念,但情感更为直接和深沉。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思乡之情,意象更为朦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