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此波气中,卷舒秋暮凉。
钟声齐拂雨,灯影乱移墙。
梦足应心醉,愁多倩酒尝。
萧然如有得,即事付沧浪。
白话文翻译:
在这波水的气息中住下,秋天的凉意在卷舒之间。
钟声与雨声交织,灯影在墙上乱舞。
梦境足以令我心醉,愁苦太多只好借酒消愁。
内心萧然似乎有所领悟,便将一切交给那沧浪。
注释:
- 宿:停留、居住。
- 波气:水波的气息,指环境的气氛。
- 卷舒:起伏、变化。
- 钟声:寺庙或钟楼传来的钟声。
- 齐:一起、同时。
- 拂:轻拂、拂动。
- 倩:美好、可爱的。
- 尝:品尝、体验。
- 萧然:心境清净、淡泊的样子。
- 沧浪:指大海,象征广阔的自然和人生的无常。
典故解析:
“沧浪”在古代常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广阔,诗人通过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写景抒情,关注个人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借助秋天的景色与气氛,抒发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酒的寄托。
诗歌鉴赏:
《纵壑轩》是一首深具秋意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氛围与内心的感受。开篇“宿此波气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的环境,而“卷舒秋暮凉”则描绘出秋天的凉意,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用“钟声齐拂雨,灯影乱移墙”来描绘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动感的场景,钟声与雨声交织,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梦足应心醉,愁多倩酒尝”中,诗人将梦与愁结合,表现出一种醉心于梦境的渴望,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忧愁。最后一句“萧然如有得,即事付沧浪”则深具哲理,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对于人生的种种,无论是快乐还是忧愁,都应随风而去,归于自然。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宿此波气中”:在水波的气息中停留,暗示诗人身处宁静的环境。
- “卷舒秋暮凉”:描绘秋天的凉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钟声齐拂雨”:钟声与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远的氛围。
- “灯影乱移墙”:灯光在墙上摇曳,象征着时间的流动与不定。
- “梦足应心醉”:梦境让人陶醉,反映诗人的内心渴望。
- “愁多倩酒尝”:用酒来排遣愁苦,表露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 “萧然如有得”:心中淡泊似乎有所领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即事付沧浪”:将一切交给自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浪”象征人生的无常。
- 拟人:灯影和钟声似乎在与诗人对话。
- 对仗:如“卷舒秋暮凉”和“钟声齐拂雨”,形成和谐的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愁苦的排遣,体现出一种淡泊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气: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秋凉:代表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流转。
- 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灯影:象征生活的变幻与不确定性。
- 沧浪:代表自由与自然,暗示人生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卷舒秋暮凉”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人如何排遣内心的愁苦?
A. 通过梦
B. 通过酒
C. 通过写诗
D. 通过旅行 -
“萧然如有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A. 愤怒
B. 超然
C. 忧伤
D. 欢喜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但顾煜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愁苦与超然的态度,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顾煜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