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淼茫。
淼茫同渺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白话文翻译:
荆州和吴地相接,水流成了故乡。你离开的时候正值春天,春江的水波浩渺无边。那浩渺的水面上,傍晚时分,远行的船帆停泊在哪里呢?天边一望无际,让人心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荆吴:指荆州和吴地,古代中国的两个地理区域。
- 淼茫:形容水面辽阔,广阔无边。
- 征帆:指远行的船帆。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典故解析: “天涯”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离别、相思之情的意象,常见于诗词中,表现了对远方的思念和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浩然送别友人杜十四之时,杜十四即杜甫,后者是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此时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水的意象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反映了唐代文人重友情的社会氛围。
诗歌鉴赏: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一首极具抒情性的送别诗,诗人在描写春江水景的同时,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开篇以“荆吴相接水为乡”点明了地理背景,接着用“君去春江正淼茫”描绘出春江的浩渺景象,既是对友人即将离去的叙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后两句则通过“日暮征帆”与“天涯一望”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心与思念,情感愈加浓烈,最终以“断人肠”收尾,展现了离别时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与高远志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吴相接水为乡:描绘了荆州与吴地之间的水域,说明这片水域是诗人的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 君去春江正淼茫:友人离去时正值春天,春江水波浩渺,象征着离别的无边无际。
- 淼茫同渺日暮征帆何处泊:水的浩渺与夕阳下的船帆形成对比,暗示远行中的不确定与迷茫。
- 天涯一望断人肠:远方的天涯让人感到心痛,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淼茫”比喻春江的辽阔,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对仗:如“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形成了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江:象征生机与希望,也是离别的背景。
- 征帆:代表远行与追求,暗示着人生旅途的艰难。
- 天涯:象征遥远与思念,反映离别时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水域是哪个地方?
- A. 江南
- B. 荆吴
- C. 长安
- D. 西域
-
“天涯一望断人肠”中“断人肠”的意思是?
- A. 让人开心
- B. 让人心痛
- C. 让人失望
- D. 让人安心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使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但前者更注重离别的惆怅,后者则侧重于壮阔的景象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孟浩然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