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时间: 2025-01-19 13:51:01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作者: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白话文翻译:

翠微山在终南山中,雨后光景最为宜人。
闭门修行已久,手杖撑着我登高远眺。
于是造访隐者的房舍,才明白静居者的妙处。
儒道虽有不同,云林间却有相同的调子。
两心相知,欢喜得多,毕景与我共谈欢笑。
夜幕降临,我在高窗下入睡,时常看见远山的炊烟。
怀念赤城的标志,更想起临海的险峭。
风声与泉声清脆悦耳,何必去苏门山啸叫。

注释:

  • 翠微:指青翠的山峰。
  •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是道教名山。
  • 返照:指雨后阳光明媚的景象。
  • 闭关:隐居、修行。
  • 杖策:手杖和行走的工具。
  • 幽人:隐士,指远离尘世的人。
  • 儒道:儒家与道家的思想。
  • 云林:指山林景象,象征清净与自然。
  • 毕景:可能指诗人自己或知己。
  • :夜晚。
  • 赤城标:赤城山,象征高耸的山。
  • 临海峤:指临海的险峭山峰。
  • 苏门:指苏门山,古代文人常在此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坛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以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孟浩然隐居于终南山时期,反映了他追求清静和自然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于道家思想的认同。

诗歌鉴赏:

孟浩然的《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和隐士生活的诗,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清静生活的珍视和对友谊的向往。诗中开头提到“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

接下来的“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展现了诗人长时间的隐居生活,只有在偶尔的登高远眺中,才能感受到外界的变化,这种孤独的生活状态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彰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

在“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中,诗人与隐者的相遇,进一步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认同和欣赏。在此,儒道虽有差异,但山林中的交流让他们的心灵相通,体现了“云林颇同调”的思想。

最后几句以“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响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超然态度,隐士生活的哲学在此得以升华。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孟浩然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微终南里:描述终南山的青翠景色。
  • 雨后宜返照:雨后阳光明媚,景色宜人。
  • 闭关久沈冥:长久隐居,生活清静而昏暗。
  • 杖策一登眺:手杖撑着,登高远望。
  • 遂造幽人室:造访隐者的房舍。
  • 始知静者妙:感受到隐者生活的美妙。
  • 儒道虽异门:儒家与道家虽有差异。
  • 云林颇同调:但山林中的生活有共鸣。
  • 两心相喜得:彼此心灵相通,欢喜相得。
  • 毕景共谈笑:与友人畅谈,欢笑相伴。
  • 暝还高窗眠:夜晚在高窗下入眠。
  • 时见远山烧:偶尔看到远山的炊烟。
  • 缅怀赤城标:怀念赤城山的标志性高峰。
  • 更忆临海峤:更想起临海的险峭。
  • 风泉有清音:风声和泉声清脆悦耳。
  • 何必苏门啸:不需要去苏门山高声呼喊。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展现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隐者生活的美好。
  • 象征:山水象征诗人心灵的归宿和宁静。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微:象征着清新、高远的理想生活。
  • 雨后:象征新生与希望,暗示生活的变化。
  • 幽人:隐士,象征追求清净生活的人。
  • 云林:象征自然与心灵的共鸣。
  • 远山:象征着思念与归属感。
  • 风泉:代表自然的声音,象征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翠微终南里”的意思是:

    • A. 终南山的美丽景色
    • B. 终南山的隐士
    • C. 终南山的历史
  2. “闭关久沈冥”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对世俗的厌倦
    •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C. 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儒道虽异门”是强调:

    • A. 儒道之间的矛盾
    • B. 儒道之间的共同点
    • C. 儒道之间的竞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王维的隐逸诗作都有对自然的向往,但孟浩然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在诗中融入了更多的哲学思考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风格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