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嶽樹五千仞,蓮花千萬枝。
宛然明月夜,非是少年時。
已自歡悰少,那堪官緒羈。
人言急行樂,何以且遲遲。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山树如同五千仞,盛开的莲花有千万枝。
犹如明亮的月夜,却早已不是年轻时的光景。
我已经感受到快乐与忧愁都已经少了,那么又怎堪在官场中受拘束呢?
人们说要及时行乐,为什么我却还迟迟不去享受呢?
注释:
- 嶽:高大的山。
- 仞:古代长度单位,约为2米,五千仞即高达万米之高。
- 蓮花:象征纯洁、美好,常见于诗词中。
- 宛然:形容如同、好像。
- 官緒:指官场的羁绊与束缚。
- 急行樂:及时享乐,抓住机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他生于浙江,曾任职于地方官,后隐居于石湖,致力于诗文创作。范成大的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涉及山水、田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上元有感》创作于元宵节期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元宵节是传统的欢庆节日,诗人却在此时感到与年轻时的欢乐已经无缘,反映了对人生变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上元有感》是范成大在元宵节时的感慨之作,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快乐的怀念。前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希望。高耸的山树和盛开的莲花,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非是少年时”的感叹,显示出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外界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自己已然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官场的束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体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人言急行乐,何以且迟迟”,更是道出了诗人对及时行乐的反思,尽管外界对享乐的呼唤不断,但他却因内心的挣扎而迟疑不决。
整首诗语气抒情而感伤,展现了范成大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浮华的节日气氛中,诗人却感到一丝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嶽樹五千仞:描绘高耸的山树,象征着壮丽的自然和青春的力量。
- 蓮花千萬枝:莲花象征着美好与纯洁,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宛然明月夜:明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暗示着昔日的快乐时光。
- 非是少年時:感叹年轻时的美好已经不再,带有一丝伤感。
- 已自歡悰少:内心的欢愉与忧愁都已减少,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那堪官緒羈:对官场束缚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求。
- 人言急行樂:外界的享乐观念对比自己的内心挣扎。
- 何以且遲遲:表明对及时行乐的矛盾心态,表现出内心的迷茫。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嶽樹五千仞”和“蓮花千萬枝”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青春比作明月,形象地传达了时光的流逝。
- 拟人:诗中将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欢庆形成对比,赋予了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快乐的渴望,以及对官场束缚的不满。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愁与思索,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嶽树:象征力量与坚韧。
- 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明月:象征宁静与美丽的过去。
- 官绪:象征世俗的羁绊与束缚。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上元有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范成大
D. 苏轼 -
诗中提到“人言急行乐”,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赶快去享乐
B. 不必享乐
C. 享乐没有意义
D. 享乐是错的 -
诗中的“宛然明月夜”指的是: A. 过去的欢乐时光
B. 现在的生活
C. 明亮的夜晚
D. 美好的未来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上元有感》的比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春夜喜雨》更多地强调自然的恩惠,而《上元有感》则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粗略解读:
《春夜喜雨》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雨的喜悦,展现了自然的生机;而《上元有感》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内心的纠结与思索。两者在主题上有着不同的侧重,但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