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

时间: 2025-01-21 10:34:08

昭君在掖庭,皎皎冰玉姿。

绝色恒自负,不肯赂画师。

君王不识面,远嫁与胡儿。

爱恶元有命,不在妍与媸。

名花萎荒秽,小草植轩墀。

古来尽如此,悲叹亦奚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昭君
何乔新 〔明代〕
昭君在掖庭,皎皎冰玉姿。
绝色恒自负,不肯赂画师。
君王不识面,远嫁与胡儿。
爱恶元有命,不在妍与媸。
名花萎荒秽,小草植轩墀。
古来尽如此,悲叹亦奚为。


白话文翻译:

王昭君在宫中,姿态如冰玉般清丽。
她的绝世容颜本该自信,不愿贿赂画师。
君王未曾识得她的美貌,最终远嫁给了胡人。
爱与恨原本是命中注定,不在于美丑的外表。
名花最终都会枯萎,小草却能在庭前茁壮成长。
古往今来皆如此,悲叹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掖庭:指的是宫中的一个地方,专门供嫔妃居住。
  • 皎皎:形容洁白明亮。
  • 绝色:指非常美丽的容貌。
  • 赂画师:指贿赂画师为自己作画,以求得皇帝的宠爱。
  • 胡儿:指的是北方的胡人,历史上常指匈奴等民族。
  • 妍与媸:美与丑。
  • 名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 荒秽:指枯萎和腐朽。
  • 轩墀:指门前的庭院。

典故解析:

王昭君是汉代的四大美人之一,因未能被皇帝识别而自愿远嫁匈奴,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人物。她的故事反映了美人与命运之间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乔新,明代诗人,生于晚明时期,以诗词见长,作品多关注人情世事,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诗作出现在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与外族侵扰,诗人通过昭君的故事,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及对美人命运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王昭君》以王昭君的命运为切入点,描绘了她在宫中孤独的身影与最终不得已的命运,展现了她的内心挣扎与对美的深刻理解。诗人在开头描绘昭君的美貌与高傲,让人感受到她的自信与不屈。接着,诗人通过“君王不识面”的描写,揭示了王昭君的悲剧,突显出她虽美,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与爱。后面几句则通过对比名花与小草,表达了美丽与平凡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宿命,暗示着外在美并不能决定内心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传达出了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刻理解与同情,展现了诗人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也为读者带来了对美与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昭君在掖庭,皎皎冰玉姿。
    描述王昭君在宫中,容颜如冰玉般清丽,突显其美丽与高洁。

  2. 绝色恒自负,不肯赂画师。
    王昭君自信于自己的绝世美貌,不愿贿赂画师以求得皇帝的宠爱,表现出她的高洁与独立。

  3. 君王不识面,远嫁与胡儿。
    君王未能识得她的美,最终不得不远嫁胡人,反映了她的命运悲剧。

  4. 爱恶元有命,不在妍与媸。
    爱与恨都是命运的安排,不在于外表的美丑,强调了宿命论。

  5. 名花萎荒秽,小草植轩墀。
    比喻美丽的女子名花最终也会枯萎,而小草却能在庭前茁壮,寓意生命的无常与平凡的坚韧。

  6. 古来尽如此,悲叹亦奚为。
    纵观历史,这种命运无常早已存在,悲叹又有什么意义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昭君比作“冰玉”,强调美丽与纯洁。
  • 对比:花与草的对比,突显命运的不同。
  • 反问:结尾的反问,揭示出宿命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王昭君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反思,探讨了美与命运的关系,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玉:象征纯洁与美丽,代表昭君的高洁。
  • 名花:象征绝世美人,暗示其美丽的无常。
  • 小草:象征平凡与坚韧,暗示在命运面前的生存能力。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冰玉与名花象征着理想与美的追求,而小草则代表着生命的坚韧与适应力,反映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昭君在宫中被称为何种姿态? A. 冰玉
    B. 珍珠
    C. 花瓣
    D. 玫瑰

  2. 诗中提到王昭君不肯赂谁? A. 君王
    B. 画师
    C. 宫女
    D. 侍卫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无奈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霸王别姬》:同样描绘了美人与命运的悲情故事。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同样是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具有深刻的悲剧色彩。

诗词对比: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王昭君》对比:两者皆为美人,命运却截然不同,前者因爱情而悲剧,后者因政治婚姻而悲剧,反映了女性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无奈与抗争。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王昭君与历史的悲歌》
  3. 《古代女性命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