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时间: 2025-01-17 10:25:40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口技
作者: 林嗣环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里,有一位擅长口技的艺人。在一次宴会上,他在厅堂的东北角搭了一个八尺高的屏风,口技人坐在屏风后面,只用一桌、一椅、一扇和一根抚尺。众宾客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只听见屏风后面抚尺轻轻一声,满座安静,没人敢喧哗。远处深巷中狗叫,接着有个妇人被惊醒,微微伸了个懒腰,她的丈夫在梦中喃喃自语。不久,孩子醒来,哭闹。丈夫也醒了,妇人则抚摸着孩子,哺乳的声音和孩子的啼哭声交织在一起。又一个大儿醒来,嘟嘟囔囔不停。此时,妇人拍着小儿的声音、口中发出的呜声、孩子的啼哭声、大儿初醒的声音、丈夫训斥大儿的声音,齐齐发出,令人叹为观止。满座宾客都伸长了脖子,侧目微笑,默默赞叹这真是绝妙之作。不久,丈夫打了个喷嚏,妇人拍儿的手声也渐渐停下。隐约听见有老鼠在窜动,器皿倾倒,妇人在梦中咳嗽。宾客们稍微放松,重新坐正。忽然,一个人大喊“着火了”,丈夫也大叫,妇人也跟着呼喊。两个孩子齐声哭泣。转眼之间,成千上万的人大呼,成千上万的孩子哭,成千上万的狗吠,所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有人倒地的声音、火爆的声音、呼啸的风声,成千上万的声音夹杂着成千上万的求救声、房屋崩塌的声音、抢夺的声音、泼水的声音,所有应有的声音应有尽有。即使人有百只手,手有百个指头,也无法指向其中的某一处;即使人有百张嘴,口有百舌,也无法确定其一处。于是宾客们都面色苍白,纷纷离席,急忙挽起袖子,腿脚颤抖,几乎要先逃走。忽然又是一声抚尺,所有的声音瞬间消失。撤去屏风一看,原来只是一人、一桌、一椅、一扇和一根抚尺而已。
注释
- 口技:一种通过口腔模仿声音的表演艺术。
- 屏障:屏风,用于遮挡的障碍物。
- 抚尺:一种演出时用来打节奏的工具。
- 犬吠:狗叫声。
- 呓语:梦中说话。
- 絮絮不止:喋喋不休,形容说话不停。
- 变色离席:形容惊恐、害怕的样子。
典故解析
《口技》不仅展现了口技表演的技艺,更通过生动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百态,涉及到家庭、火灾等社会问题,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紧张与恐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嗣环,清代文学家,以擅长杂剧和诗词闻名,作品风格多样,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与人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与对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口技》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与艺术表现力的作品,林嗣环利用口技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人们在宴会中共同体验的一幕幕生动场景。从最初的犬吠声,到家庭日常的温馨,再到火灾的恐慌,诗中通过一系列声音的变化,展现了人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作品不仅仅是对口技表演的赞美,更是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细腻观察。通过对音响的层层递进,诗人将宾客的情绪与反应生动地折射出来,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脆弱与无助,最终又回归到平静这一瞬间,揭示了生活的多面性。林嗣环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将这一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引发对生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京中有善口技者:在京城中有一位擅长口技的艺人。
- 会宾客大宴: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
- 施八尺屏障:搭建了一个高八尺的屏风。
- 众宾团坐:众多宾客围坐在一起。
- 满坐寂然:全场安静下来。
- 隐约听见声音:远处传来犬吠声,妇人、小孩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宾客无不变色:宾客们面色苍白,纷纷离席,表现出惊恐。
- 撤屏视之:揭开屏风一看,原来只是一位艺人和一些简单的道具。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声音与人类情感结合,生动形象。
- 对比:平静与喧闹的对比,增强紧迫感。
- 排比:大量声音的并列,营造紧张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口技表演的声音变化,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无力感,体现了艺术的魅力与生活的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犬吠: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安全。
- 啼哭声:代表亲情与生活的琐碎。
- 火起:突发事件的象征,表现出生活的不可预测性。
- 屏风:隐喻着表象与真实之间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口技表演中,艺人使用了哪些道具?
- A. 鼓 B. 扇子 C. 抚尺 D. 琵琶
- 诗中提到的家庭场景主要包括哪些声音?
- A. 吵闹声 B. 哭声 C. 笑声 D. 歌声
- 诗歌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乐 B. 恐惧 C. 落寞 D. 忧伤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与《口技》同样使用了声音的描写,但更注重景色的描绘。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通过声与景的结合,展现出更为柔和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口技艺术研究》
- 《林嗣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