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1-02 21:04:07

斑斑小雨。

初入高梧黄叶暮。

又是重阳。

昨夜西风作许凉。

鲜鲜丛菊。

只解凋人双鬓绿。

试傍清尊。

分付幽香与断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斑斑小雨。初入高梧黄叶暮。又是重阳。昨夜西风作许凉。鲜鲜丛菊。只解凋人双鬓绿。试傍清尊。分付幽香与断魂。

白话文翻译:

细雨点点滴滴。初秋时节,高大的梧桐树下,黄叶在暮色中飘落。又到了重阳节。昨晚的西风带来了许多凉意。鲜艳的菊花丛中,只懂得让人双鬓染上绿意(意指使人显得更老)。试着靠近清酒杯,将菊花的幽香和深深的思念交付给心魂。

注释:

  • 斑斑小雨:形容细雨点点滴滴的样子。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 黄叶暮:黄叶在傍晚时分飘落。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西风:秋风。
  • 鲜鲜丛菊:鲜艳的菊花丛。
  • 凋人双鬓绿:使人双鬓染上绿意,意指使人显得更老。
  • 清尊:清酒杯。
  • 分付:交付,传递。
  • 幽香与断魂:菊花的幽香和深深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减字木兰花》描绘了重阳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重阳节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细雨、黄叶、西风和菊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菊花的意象也暗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时节的自然景色,通过“斑斑小雨”、“高梧黄叶”、“西风”和“丛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诗中“鲜鲜丛菊,只解凋人双鬓绿”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菊花赋予了使人衰老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两句“试傍清尊,分付幽香与断魂”,则通过酒杯和菊花的幽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斑斑小雨”:描绘了细雨点点滴滴的样子,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湿润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2. “初入高梧黄叶暮”:初秋时节,高大的梧桐树下,黄叶在暮色中飘落,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3. “又是重阳”:点明了时间,重阳节是传统的登高赏菊的日子,也常常引发人们对亲人的思念。
  4. “昨夜西风作许凉”:昨晚的西风带来了许多凉意,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感觉。
  5. “鲜鲜丛菊”:鲜艳的菊花丛,是重阳节的典型景象,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6. “只解凋人双鬓绿”:菊花虽然鲜艳,却只能使人双鬓染上绿意,意指使人显得更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7. “试傍清尊”:试着靠近清酒杯,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寄托情感。
  8. “分付幽香与断魂”:将菊花的幽香和深深的思念交付给心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拟人:“鲜鲜丛菊,只解凋人双鬓绿”中,将菊花赋予了使人衰老的意味,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斑斑小雨”与“鲜鲜丛菊”,“高梧黄叶暮”与“西风作许凉”,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时节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菊花的意象不仅象征着重阳节,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斑斑小雨:细雨点点滴滴,营造了湿润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高梧黄叶:高大的梧桐树下,黄叶在暮色中飘落,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 鲜鲜丛菊:鲜艳的菊花丛,是重阳节的典型景象,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 西风:秋风,带来了凉意,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鲜鲜丛菊,只解凋人双鬓绿”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答案:B

  3. 诗中“分付幽香与断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郁 C. 思念 D. 愤怒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杜甫《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吴则礼的《减字木兰花》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但吴则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外地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这首《减字木兰花》,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