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挑尽金灯红烬》

时间: 2025-01-01 12:55:30

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

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意思解释

定西番·挑尽金灯红烬

作者: 韦庄 〔唐代〕

原文展示:

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
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白话文翻译:

熄灭了金灯的红烬,心中灼灼的情感,在这漏声迟迟的夜里,我辗转难眠。
我斜倚在银色的屏风旁,无话可说,忧愁悄然浮上眉头。
闷闷不乐的我,听着梧桐树下细雨淅沥,仿佛每一滴都在滴落我的思念。

注释:

  • 挑尽:熄灭、挑掉。
  • 金灯:象征富贵的灯具,指盛宴或欢庆时的灯火。
  • 灼灼:形容心中情感热烈。
  • 漏迟迟:漏声缓慢,指时间的流逝。
  • 银屏:古时用以隔断空间的屏风,通常用丝绸或绢制成,象征优雅。
  • 闲愁:无所事事的忧愁。
  • 翠眉:指眉毛细长如翠竹,形容女子的美丽。
  • 闷杀:形容心情沉闷得无法忍受。
  • 梧桐:常作为思念和孤独的象征。
  • 滴相思:每一滴雨都带着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诗中“梧桐”常常与离别、思念联系在一起,古人认为梧桐树是“凤凰树”,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在《离骚》中,屈原提到梧桐,表达了难以忘怀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他的诗风细腻、柔婉,擅长描写情感及离别之苦。韦庄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历史、社会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韦庄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之际,诗人在静夜中思绪万千,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的交织,情感愈加沉重。

诗歌鉴赏:

《定西番·挑尽金灯红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韦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中的意象极具感染力。开篇“挑尽金灯红烬”一句,直指夜的静寂与心底的无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迷离的氛围。接下来“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焦虑,似乎在无尽的思念中度过漫长的夜晚。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静态状态,正是这份无言的愁思,让人感受到深刻的无奈与苦涩。最后“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一句,将思念与自然之景相结合,雨滴仿佛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词在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中达到了高潮。

韦庄运用细腻的修辞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深刻的内心世界,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恰到好处,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挑尽金灯红烬:夜晚的灯火熄灭,象征着欢乐的结束和孤独的开始。
  2. 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心中焦灼的情感,时间仿佛变得缓慢,难以入眠。
  3. 斜倚银屏无语:依靠着屏风,心中满是愁苦,但无语可诉。
  4. 闲愁上翠眉:闲愁如烟,挂在眉头,愈发显得美丽而忧伤。
  5. 闷杀梧桐残雨:心情沉闷,听着雨滴落在梧桐树上的声音,愈加感到孤独。
  6. 滴相思:雨水似乎每一滴都是思念的化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灯红烬”象征着过去的欢愉。
  • 拟人:雨滴被赋予了情感,带着思念的意味。
  • 对仗:如“闲愁”与“翠眉”,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思念的深切感受,营造出一种忧伤而又美丽的意境,使读者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灯:象征富贵、欢乐的时光。
  • 银屏:美丽而孤独的空间,象征内心的忧愁。
  • 梧桐:思念与孤独的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挑尽金灯红烬”中的“金灯”象征什么? A. 富贵的灯具
    B. 诗人的孤独
    C. 过去的欢乐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银屏”指的是什么? A. 银色的屏风
    B. 诗人的心情
    C. 夜晚的星空
    D. 古代的乐器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C. 社会变迁
    D. 家庭和睦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商调夜行船》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韦庄的《定西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失去的情感的深切思念,但韦庄的词更为沉重,李清照则带有一丝柔情与恨意,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色彩。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韦庄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