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时间: 2025-01-14 13:22:53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作者:韦庄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前往阙门的路途依然遥远,心中却渴望回归。药鼎的火焰在路边燃烧,僧人寄宿在云间的衣物上。故乡的芳草满地,而他乡的夕阳则挂在山头。东阳虽是胜地,但作家王粲的思乡之情却难以抑制。


注释

  • :指古代宫殿的门,象征着朝廷和权力。
  • 子牟:即王粲,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以思乡之情著称。
  • 烧药鼎:常指道家炼丹的器具,象征修行和超脱。
  • 僧寄卧云衣:指僧人穿着的衣物,暗示隐居生活。
  • 芳草:指故乡的草木,寓意美好而柔软的情感。
  • 夕晖:傍晚的阳光,象征着温暖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庄(836年-910年),字廷秀,唐代诗人,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尤以乐府和五言诗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韦庄在政治生涯中的一个特定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孤独而思乡的心灵。开篇“望阙路仍远”,令人感受到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和归属的追求。接着,提到“子牟魂欲飞”,不仅点明了对王粲的怀念,也暗示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渴望。诗中“道开烧药鼎”描绘出一种修行的情景,或许在隐喻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追求。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两句,将故乡的美好与他乡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两句“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则是对归属感的深刻反思,尽管东阳环境优美,但心中对故乡的思恋却难以割舍,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故乡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阙路仍远:表达了对政治理想和归属的追寻,路途遥远象征着理想的艰难。
  2. 子牟魂欲飞:提到王粲,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思乡情绪的共鸣。
  3. 道开烧药鼎:描绘出一种修行的场景,可能暗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4. 僧寄卧云衣:隐喻一种隐逸生活,表达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我内心的追求。
  5. 故国饶芳草:对故乡的美好描绘,营造出思乡的情感。
  6. 他山挂夕晖:对比他乡的美景与故乡的思念,增强了思乡情感的强烈。
  7. 东阳虽胜地:承认东阳的优越,但内心的孤独难以弥补。
  8. 王粲奈思归:借王粲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突显归属感的重要。

修辞手法

  • 对比:故乡与他乡的对比增强了思乡的情感。
  • 象征:阙门象征理想和权力,药鼎象征修行和超脱。
  • 比喻:夕晖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思乡与归属感的主题,展现了个人在喧嚣与孤独中对故乡深切的怀念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权力与理想的追求。
  • 药鼎:象征着修行和超脱的追求。
  • 芳草: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柔情。
  • 夕晖:象征着温暖与惆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子牟”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王粲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2. “望阙路仍远”中“阙”所指的是什么?
    A. 山峰
    B. 朝廷的门
    C. 城市的边界
    D. 江河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爱情
    B. 友谊
    C. 思乡
    D. 战争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韦庄杜甫:两位诗人均有思乡之情,但韦庄更侧重于个体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韦庄的诗歌情感细腻,杜甫的诗则充满了沉重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韦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韦庄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