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非雀与鼠,何彼大仓为。
狐裘破不温,黄狗补其皮。
霜花逐落月,缀在枯槁枝。
予年过五十,瘦寝冰生肌。
白话文翻译:
这并不是像雀鸟和老鼠那样的微小生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大仓库呢?
我的狐裘破了,无法再温暖身体,只有用黄狗的皮来补补。
霜花随着月光飘落,附着在枯枝上。
我已年过五十,身体消瘦,仿佛在冰冷中生长出肌肤。
注释:
- 雀与鼠:雀鸟和老鼠,指微小的生物。
- 大仓:指储存粮食的地方,象征丰盈的生活。
- 狐裘:狐狸皮的衣服,用于保暖。
- 黄狗:可能指用狗皮来进行修补,象征贫寒。
- 霜花:霜冻后的花朵,代表寒冷。
- 枯槁枝:干枯的树枝,象征生命的凋零。
- 过五十:指年纪已经超过五十岁。
典故解析:
诗中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比雀与鼠的微小,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状况的思考。可以视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鹤汀,宋代诗人,以写景、咏物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年过五十时,正值身体虚弱之际,反映了他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状况的深刻反思。开篇以“曾非雀与鼠”引出,诗人以雀与鼠的微小与大仓的对比,表达了对自己生活境遇的不满和无奈。接着提到破损的狐裘,意在揭示生活困窘,无法得到应有的温暖。诗中“黄狗补其皮”则暗示了一种不得已的处境,象征着对生存的无奈。后两句“霜花逐落月,缀在枯槁枝”则描绘了严寒的冬天景象,霜花与枯枝相结合,给人一种凋零和孤独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予年过五十,瘦寝冰生肌”,直接揭示了诗人因年老而导致的身体虚弱,隐含着对生命的无情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非雀与鼠,何彼大仓为:开头表明自己的处境与雀鼠之小相对比,表现出对大仓的疑惑。
- 狐裘破不温,黄狗补其皮:生活的窘迫,无法再用狐裘保暖,只好用狗皮进行补救。
- 霜花逐落月,缀在枯槁枝: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寒冷。
- 予年过五十,瘦寝冰生肌:直接表达年过半百的感慨,身体的虚弱与衰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雀与鼠”比喻微小的存在,反衬出生活的困顿。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使用“霜花”、“枯槁枝”等意象,表现出寒冷、凋零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慨与反思,表现出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忧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狐裘:象征奢侈与温暖,破损则反映生活的困窘。
- 霜花:象征冷清与孤独,暗示生命的脆弱。
- 枯槁枝:暗示生命的凋零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
“狐裘破不温”中“狐裘”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一种衣物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植物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 C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十一月十三日病后始入仓》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均表现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慨,梅尧臣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在更宏观的背景下感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遭遇。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梅尧臣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梅尧臣诗选》